苏州市昆山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1 苏州市昆山市统计局

国内贸易业

商业企业以加快结构调整、发展新型商业业态为抓手,努力改善消费环境,扩大市场销售。消费品市场销售增长较快。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01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其中贸易业零售额为110.29亿元、餐饮业零售额为22.5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1%和16.1%。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汽车、通信类产品以及与住房相关的商品消费进一步扩大。

市场物价

市场价格低位运行。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1.7%。与上年相比,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居住类、食品类价格分别比上年上升7.7%、6.0%、2.5%;衣着类、交通和通讯类、文化教育娱乐用品类、家庭设备及用品类价格分别下降4.3%、2.8%、2.2%和0.9%。

金融保险业

金融保险业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本外币)855.3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2.3%;贷款余额(本外币)606.4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4.4%,其中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63.9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8%;全年银行现金收入1382.62亿元、现金支出1488.1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4%和17.9%,净投放现金105.56亿元,比上年增长11.9%。保险市场健康发展,保险业收入大幅增加。全年保费收入8.64亿元,比上年增长24.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25亿元,增长68.1%;人身险保费收入4.39亿元,下降1.2%。赔款支出3.34亿元,比上年增长46.2%。财产险承保金额达2645.60亿元,比上年增长58.5%。

股市一路飙升,股票交易活跃。全年证券交易额达147.74亿元,比上年增长1.9倍,年内证券开户数2434户,年末总户数达3.26万户。

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快速发展。房地产开发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1498.0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84.20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10.2%和4.7%。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352.29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销售301.56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达135.03亿元。

旅游业

旅游业稳步发展。全市旅游业以项目开发为重点,景区建设全面加快;以发展大旅游为目标,资源整合扎实推进;以会展节事活动为平台,旅游产品强势推介;以行业管理为抓手,旅游环境明显优化。周庄入选首批国家AAAAA级景区,三得利啤酒、通力电梯、富贵集团、波力牧场、锦溪联湖渔文化旅游区等5家单位创建成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8条昆山特色一日游、二日游线路隆重推出,首次推出昆山旅游年票,深受市民欢迎。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35.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3%;实现旅游收入64.7亿元,比上年增长24.7%。

质量技术监督

质监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年全市共有45家企业通过IS9000质量体系认证,累计达到527家。国家、省、市三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为92.73%。全面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全市食品企业的产品合格率达到95%以上。名牌战略稳步推进,今年又有捷安特自行车获得中国名牌称号,全市累计有8家企业获得中国名牌称号,亚龙纸制品等7家企业的7个产品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称号,震雄铜业等18家企业获得江苏省名牌称号,冠宝化学等33家企业获得苏州名牌称号,周庄旅游公司和昆山商厦获得江苏省服务名牌,樵依饮用水等4家企业获得苏州市质量管理奖,江苏移动昆山分公司等3家企业获得苏州市服务质量奖。标准化工作得到深化,编制昆山市标准化发展战略“十一五”规划,全市标准覆盖率为98%以上,帮助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30项,历年累计289项。计量工作得到加强,全市23家企业通过计量合格确认。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确保到位,全年出动检查人员168人次,检查单位166家,消除隐患7起,确保全年无重大事故发生。打假工作成效显著,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3230人次,检查场所3476家,查处假冒伪劣商品案件139件,案值2788万元,取缔制假窝点12个,进一步整顿和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

二、改革开放

体制改革

体制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市行政审批中心开展时限测评,促进审批提速。年内先后有国土、交通、建设、规划等7个部门的26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了提速,总承诺时间由原来的248个工作日缩短为149个工作日,缩短了40%。通过服务对象的现场测评、电话回访和问卷调查,经统计汇总,90%以上的项目能够提前办结,群众满意率达到97%。规划、建设、卫生、国土、公安、工商等部门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建立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初步实现了业务数据共享。出台《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全程代理服务工作的意见》和《镇级便民服务工作考核办法》等文件,提高镇村便民服务水平。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面完成,三产流通领域企业改革进入扫尾阶段,年内完成企业转制4家。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取得优异成绩。全年进出口总额达427.4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7%,其中:出口总额243.66亿美元,增长35.8%;进口总额183.79亿美元,增长20.3%。高新技术出口176.8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9.1%,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72.6%,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对各大市场出口全面增长。对欧洲出口83.78亿美元,增长39.9%;北美洲出口75亿美元,增长32.9%;亚洲出口73.30亿美元,增长32.4%。美国、台湾和日本是昆山前三位贸易国家和地区。

利用外资

利用外资再创佳绩。年内,积极实施“巩固台资、强攻日韩、拓展欧美”的招商策略,进一步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利用外资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全年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511项,合同利用外资25.0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1.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9%。全年批准总投资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142项,合同利用外资金额22.79亿美元;2900万美元以上项目49个;1亿美元以上项目6个。世界500强已在昆山投资了52家企业。服务领域利用外资不断拓展。全年第三产业合同利用外资项目91个,合同外资5.82亿美元。投产的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经济效益良好,全市三资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比重为91.1%,比上年又提高1.7个百分点,利税和利润增幅均超过了50%;全年涉外税收70.61亿元,比上年增长30.4%。

外经合作

对外经济合作步伐加快。全年新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3513万美元;完成营业额3001万美元。派出劳务人员460人,比上年增长15.0%。举办海外企业2家。至年末,昆山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已达22个。

“三有工程”和个私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