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绍兴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01 绍兴市绍兴县统计局

绍兴县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绍兴县调查队

(2010年2月1日)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县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带领全县人民攻坚克难,紧紧围绕“加快经济转型、促进社会和谐”工作主题,积极落实一系列“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举措,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的局面,县域经济率先实现企稳回升向好,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城乡统筹展现新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事业得到全面提升。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09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5.2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9.8%,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91491元(按户籍人口计算),增长9.3%,按平均汇率计算约13394美元。

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3.96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408.18亿元,增长8.0%其中工业增加值达到370.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23.12亿元,增长14.2%。三产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3.56:63.89:32.55调整为3.66:62.29:34.05。

二、农业

2009年实现现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80亿元,增长7.2%。其中农、林、牧、渔各业产值分别达到20.39亿元、2.97亿元、7.76亿元、4.51亿元,分别增长9.0%、12.1%、4.0%、2.3%。全县完成粮食播种总面积44.29万亩,总产量20.93万吨,增长5.1%、6.1%。生猪总饲养量64.13万头,增长6.9%;家禽年末存栏172.42万羽,增长8.6%。肉类总产量3.38万吨,增长7.3%,淡水产品产量2.4万吨,增长0.8%,茶叶产量9509吨,增长10.7%。

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农业企业当年新联接基地2.34万亩,累计联接基地90.58万亩,联接农户48.63万户。全县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72家,合作社总数达到202家,合作社社员5900人,带动农户4.9万户。全县59家农庄型和村户型农家乐共接待游客76.76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2.11亿元,增长5.0%和32.2%。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县当年完成现代农业投资2.01亿元,全县新建扩建蔬菜基地2500亩、畜牧生态小区7个,完成省级标准渔塘建设2500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2372.27亿元,增长5.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034.03亿元,首超2000亿,增长8.0%,实现了四年翻一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保持平稳增长,布及丝织品30.97亿米、印染布156.16亿米、针织布48.91万吨、无纺布3.52万吨,化学纤维243.39万吨,服装12533万件,分别增长7.2%、13.7%、50.9%、40.0%、16.8%和13.7%;塑料薄膜30.15万吨、聚酯57.9万吨、PTA152.99万吨、黄酒17.01万吨,分别增长36.4%、7.7%、12.1%和3.2%。

工业企业月度利润增长“V”形反转,全年增长25.0%,回升速度远远快于产销。全年实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321.86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84.66亿元,比上年增长7.8%;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57.12分,比去年同期提高6.1分。节能降耗稳步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综合能耗0.2749吨标煤,下降5.1%。

规模企业不断壮大,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达308家,比上年增加11家,其中超10亿元及以上的企业33家,超50亿元的企业(集团)5家,超百亿的企业(集团)2家。

建筑业全年完成施工产值728.75亿元,增长11.7%,完成建筑企业增加值149.88亿元,增长11.2%,实现利润15.90亿元,增长16.7%,税金总额21.73亿元,增长16.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012万平方米。年末拥有资质等级建筑施工企业115家,其中:特级资质施工企业4家、一级资质施工企业24家,二级资质施工企业54家。2009年,共创建省级及以上优质工程62项,其中:“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1项、“中国建筑钢结构金奖”9项、“全国市政金杯示范工程”1项、“白玉兰奖”8项、“钱江杯奖”9项、“楚天杯”4项、“海河杯”4项、“扬子杯”1项、“中州杯”1项、“浙江省市政金奖”和“上海市市政金奖”各1项、老挝“南塔杯”1项等,创优业绩在全省名列前茅。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年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2.07亿元,增长12.2%,其中工业性投资156.08亿元,增长11.0%,城市建设及非工业投资115.98亿元,增长13.9%。在全部限额以上投资中,基础设施投资40.45亿元,增长5.5%;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1.42亿元,增长1.0%。投资结构调整明显,新兴产业投资加速,占工业投资比重进一步提高。纺织与非纺类投资占比由2008年的56.6:43.4调整为48.2:51.8。

年末全县房地产开发企业177家,其中二级资质及以上企业23家,新增4家。房地产施工面积480.1万平方米,增长1.9%;竣工面积58.7万平方米,下降43.7%。商品房销售面积107.5万平方米,增长133.2%,创历史新高,商品房销售额82.18亿元,增长163.8%。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89亿元,增长16.3%,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95.47亿元,增长16.1%;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0.42亿元,增长18.3%。柯桥商贸中心地位日益体现,城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3.89亿元,增长22.0%,增速比农村市场高出8.2百分点。

年末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81个,实现商品市场成交额738.76亿元,增长9.7%。其中中国轻纺城纺织面料市场成交额391.49亿元,增长11.0%;化纤布成交量40.55亿米,增长17.9%;钱清轻纺原料市场成交额316.45亿元,增长12.3%。

市场布局更趋合理,“南北中西东”五大市场区域格局已基本形成,南部传统交易区改造升级初现成效,中部国际贸易区日益繁荣,北部创新发展区基本形成,西部钱清原料交易区改造提升,东部的物流仓储配套区成熟发展。

六、对外经济

外贸出口总体逐渐企稳回暖。全年有出口业绩的企业由上年的2167家增加到2473家,完成进出口总额84.24亿美元,下降14.8%。其中出口60.00亿美元,下降6.6%,出口总额居全省之首,降幅低于全市、全省、全国3.3、7.2、9.4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出口额2.76亿美元,下降44.3%;进口总额24.24亿美元,下降30.1%。传统产品出口好于非纺产品出口,2009年全县纺织品出口额55.87亿美元,下降5.8%,占出口总量的93.1%;非纺产品出口额4.13亿美元,下降16.1%,占出口总量的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