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洞头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加强协调配合力度,重点建设步伐继续加快。全年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24项(续建项目16项、新建项目8项),其中交通项目7项、渔业后方设施项目2项、水利项目3项、城建项目3项、社会发展项目4项、旅游项目2项、工业项目3项,前期重点项目9项;全年累加完成投资32160万元,同比增长30.2%,其中完成新建项目投资8714万元,续建项目投资23446万元。 续建项目:人民医院迁建一期工程、大小门连岛工程等项目已基本建成,温州浅滩东向接线公路、连港环岛公路、半屏大桥等项目加快建设进程。 新建项目:新城客运站、洞头金海岸大酒店、连港环岛公路大长坑至大朴隧道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状元南片围垦工程、望海楼、新城客运站、鹿西车渡码头进展较为顺利。 前期项目:洞头北半岛工程、洞头跨海大桥及围垦工程、110KV输变电工程、布袋岙二期围垦工程、城南污水处理厂等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城市空间不断拓展,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五年来,我县加快围垦造地、房地产开发和新城建设步伐,积极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化水平由“九五”期末的25.3%提升到38.4%,提高了13.1个百分点。新城区城市化建设初具规模,五年共开发商品房面积80万平方米,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用于新城市政设施及配套建设,新建市政道路12万平方米,绿化面积23万平方米;稳步推进旧城改造,新建中心街、小区等旧城市政道路6000平方米,城市街景、公园绿地8.23万平方米;加快旧村改造、小康示范村建设和村庄整治,完成打水鞍旧村改造及小康示范村建设2.29万平方米,累计投入村庄整治资金1101万元,旧房拆迁3.24万平方米,新房建设0.93万平方米,新增硬化道路2.22万平方米,绿地面积0.35万平方米,城乡人居环境大大改善。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和旅游 消费市场保持活跃,商品贸易快速增长。加强宏观政策调控,应对市场物价上升,积极促进商品生产和消费,商品销售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消费热点不断升温。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54.6亿元,同比增长66.9%,增幅提高了41.2个百分点,对全县经济的贡献率达到22.3%,五年平均增速46.3%,华电能源公司积极拓展市场销售,全年实现销售额49.2亿元,比上年增长73.8%,增幅提高了43.9个百分点;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亿元,同比增长16.8%,增幅提高了1.5个百分点,五年平均增速16.3%,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3.9亿元,增长15.3%,餐饮业0.5亿元,增长31.1%,增幅提高13个百分点。(见附表8) 招商引资成效喜人,开放型经济稳步发展。深入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一号工程”成效显著,召开了全县招商引资暨企业服务年千人动员大会,落实部门、乡镇招商引资责任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政策,建立了全县招商引资项目库,成功举办了洞头县2005年招商引资推介会。全年完成实际到位县外内资14477万元,其中制造业引资8490万元;合同利用外资642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202.6万美元。 对外贸易态势良好,外贸出口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外贸出口供货值21379万元,同比上升了14.9%,增幅提高了4.5个百分点。其中,药品和机电类出口增幅较大,完成出口供货值6019万元和6290万元,分别增长52.1%和103.6%;轻工类1860万元,增长6.4%;化工、水产品出口大幅下滑,仅完成供货值1776万元和5434万元,分别下降42.7%和20.9%。全县自营出口2373万美元,同比增长33.3%,增幅提高了27.9个百分点,其中生产企业和外贸企业完成出口1438万美元和529万美元,分别增长54.3%和74.4%,三资企业出口407万美元,下降25.4%。 旅游业平稳发展,区域竞争力有所增强。紧紧围绕“发展半岛旅游经济”主线,强化旅游宣传促销,大力改善旅游基础环境,加强旅游产品和旅游市场开发,调整旅游产业结构,不断提升旅游产业层次,全年共接待游客3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亿元,均增长4.9%。五年累计接待游客150万人次,比“九五”时期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6.7%,累计旅游综合收入6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160%。 六、交通运输、邮电和电力 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区域运力不断提升。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强化交通运输行业管理,交通运输环境明显改善,交通运输业得到快速发展。全年完成客运量617万人次,同比增长4.3%,客运周转量7231万人公里,下降2.4%,五年平均增速分别为10.0%和6.6%;完成全社会货运量562万吨,比上年增长22.6%,货物周转量205292万吨公里,增长105.6%,增幅上升了84.4个百分点,五年平均增速分别为24.8%和28.0%;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456万吨,增长74.6%,五年平均增速85.1,其中小门岛石化基地吞吐量218万吨,增长12.5%;“十五”时期,累计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7亿元,拥有道路客运业户10家,货运业户166家,境内客运班线17条,境内公路里程160公里,比上年增加35公里;全县道路运力发展到406辆,其中客运班车64辆、出租车辆113辆、货运车辆229辆,水路运力发展到151艘8.74万载货吨。(见附表9) 推进通讯设施网络建设,邮电通讯业稳步发展。进一步推进邮电通讯设施和网络建设,积极拓展通讯市场,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784万元,比上年增长21.0%,增幅提高了7.2个百分点,五年平均增速13.1%。其中邮政业务收入461万元,比上年增长8.7%,电信业务收入7323万元,增长21.8%;年末邮政局(所)数5个,城乡电话用户数44292户,比上年末增加2822户,其中小灵通用户数16174户,增加2366户,城乡电话普及率34.77%,提高了2.06个百分点,拥有移动电话用户数41000户,比上年末增加420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37.6部/百人,每百人提高了3.9部,国际互联网用户数5263户,增加929户。 优化电网结构,供电能力稳步增强。加快城网改造工程建设,优化电网结构,维护电网稳定运行,全县供电能力明显提高。全年用电量8592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4.4%,其中工业用电量2792万千瓦时,第三产业用电量543万千瓦时,分别增长3.8%和27.8%;全年供电量7218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4.3%,电网最高负荷达1.887万千瓦,配电系统客户供电可靠率县城达99.92%、农村达99.44%。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税收入增势强劲,财政收支状况良好。依法组织财政税收收入,积极调整税收结构,进一步优化政府财力,全年组织财税收入17928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122万元,分别增长31.0%和23.6%,增幅比上年提高了30.7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从紧安排支出,全年财政支出30316万元,增长12.1%,其中当年支出数16351万元。五年累计组织财政收入71412万元,平均增速15.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3695万元,均为“九五”时期的2.3倍,财政总支出101832万元,是“九五”时期的2.4倍,平均增速20.6%。(见附表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