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旅顺口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4)
十、招商引资 外资利用: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45个,比上年减少5个,下降10%,其中,合资企业14个,增长40.0%,独资企业30个,下降25.0%;总投资额27356万美元,增长94.3%;合同外资额14313万美元,增长49.3%,19家外资企业增资7700万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额8310万美元,增长16.1%,10个农村街道实际使用外资额均超300万美元,同比增加3个,其中,旅顺经济开发区实际使用外资额超3000万美元,达到3352万美元,增长122.0%。目前全区已累计审批外商投资企业527家,其中,合资企业252家,合作企业50家,独资企业225家;合同外资额97472万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额47046万美元。 内资引进:引进内资项目149个,与上年持平;合同内资额45.7亿元,增长40.6%,实际使用内资额22.5亿元,增长32.6%,增速同比分别提高30.6个和3.2个百分点;28家市属企业来我区投资发展。 外企效益:外商投资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72348万元,比上年增长26.1%;实交税金及附加3614万元,增长16.7%;利润总额5579万元,下降13.5%。 对外贸易:外贸出口供货总额实现197971万元,比上年增长16.7%,增速加快1.2个百分点,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实现104145万元,增长32.9%,高于全区平均增幅16.2个百分点,占总投资额的比重由上年的46.2%提升到52.6%。在供货总额中,机械设备类实现60447万元,增长83.0%;纺织品类11664万元,增长78.6%;粮油食品类51387万元,增长13.5%;轻工产品类42392万元,增长10.6%;土畜产品类、五矿冶金类、服装类、化工产品类分别下降75.7%、33.2%、29.8%、21.5%。农村街道外贸出口供货额快速增长,增幅高于全区平均0.7个百分点,旅顺经济开发区实现33585万元,增长262.0%。 出口创汇:全区出口创汇突破1.5亿美元大关,创汇超百万美元以上的企业30家,出口额1.3亿美元,大连今冈船务工程有限公司出口超3000万美元;自营进出口总额2.7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3.3%,其中,进口6608万美元,增长86.5%。 十一、金融 银行:全区各类银行存款余额85.9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净增14.5亿元;各类银行贷款余额57.6亿元,下降12.3%,减少5.7亿元;存贷款余额的差距由上年的24.8亿元拉大到45亿元;各类银行现金收入223.1亿元,增长6.8%,净增14.3亿元;各类银行现金支出233亿元,增长6.3%,净增13.9亿元;货币净投放9.9亿元,比上年减少0.4亿元。 保险:全区共拥有各类保险公司11家,天安保险公司落户我区。全年保费总收入13457万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6家财产险保费收入6304万元,增长19.9%;5家寿命险保费收入7153万元,下降1.2%。全年赔款支出5018万元,增长35.2%,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4606万元,增长38.9%;寿命险赔款支出412万元,增长3.8%。赔付率56.3%,同比下降7.3个百分点,其中,财产险赔付率73.1%,寿命险赔付率41.5%,分别提高10个和下降22.4个百分点。 证券:四川省天风证券旅顺自新街营业部当年新开户167户,截止年末已累计开户2118户;实现证券交易额3.5亿元,下降6.4%,其中,股票交易额3.5亿元,下降5.4%。 十二、科技 科技活动:全年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立项57项,已确定立项的48项,其中,国家级6项,获得资金支持160万元;省、市级5项,获得资金支持95万元;区级37项,科技三项费下拨491万元;科技总投入1.2亿元,比上年增长9.1%,新增产值2.8亿元。 农业科技:引进新技术12项,新品种151个,推广新技术9项;推广赤眼蜂防治玉米螟7万亩,种子磁化技术4万亩,地膜覆盖1.1万亩,畜牧良种繁育4000头;建立龙王塘、双岛湾等5个培训基地,万名农民上网工程初见成效。 民营科技: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50家。大连旅顺民营科技企业创业中心良性发展,当年进驻企业8家,目前已累计进驻企业15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10家,其中,有专利产品14个。 科技成果:科技成果鉴定数3个,其中,“绿色蔬菜生产技术集成与应用”通过国家科技成果鉴定;科技成果奖励数2个,荣获市级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个。 科技专利:全年共受理专利申请42项,比上年增加2项。 高新技术开发:大连亚明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承担的EA111油底壳热处理技术项目,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可完全替代进口产品;旅顺滨城化工设备配件厂承担的“DS—1不锈钢的研究开发”项目,已通过科技成果鉴定,节省资金和能源30%,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连旅顺船舶电器厂与大连海事大学联合建立的“旅顺船舶电器厂技术研发中心”已挂牌成立,“国家知识产权局大连市专利技术产业化试点基地”的申请和建设方案已上报国家知识产权局。 软件园建设:黄泥川软件园区发放补偿款548户,发放补偿金额4070万元,52栋居民回迁楼主体工程完工;龙头高新技术园区已完成1.2平方公里场地平整。 十三、教育 办学条件: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任务,对全区53所中小学卫生室重新配置;水师营中心小学与日本舞鹤市立仓梯小学、迎春小学与英国北林肯郡布莱顿学校分别建立了友好学校关系;选派5名优秀英语教师到新加坡、澳大利亚进行为期3个月培训。大医、大外新校区当年投资2.5亿元,完成场平土石方工程及部分基础工程;大连交通大学完成投资9400万元,4栋学生公寓和5栋教学楼已经建成。 学前教育:全年新建幼儿园3所,扩建幼儿园1所,建立3个0—3岁婴幼儿学前教育基地;幼儿入园率96%,其中,城市100%,农村92%。截止年末,我区有幼儿园36所,班级191个,在园幼儿6389人;0—3岁幼儿入园率为22%,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8%,同比增加了16个百分点;后勤部幼儿园被评为全军示范幼儿园。 基础教育:全面实施“双高”普九工程,注重强化学校德育教育;小学巩固率为100%,初中巩固率为99.5%,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率0.5%,辍学率进一步降低0.09个百分点。全区现有中小学校54所,其中,小学38所,普通中学15所,职高1所;全年共招生7404人,其中,小学2315人,初中3073人,高中1651人,职高365人;全年毕业生总数7961人,其中,小学3025人,初中3369人,高中1386人,职高181人;各类在校学生数31592人,其中,小学15934人,初中9414人,高中5072人,职高1172人。全区中招报名3405人,普通高中和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录取3251人,其中,普通高中录取1646人,录取率为48.3%,高中阶段新生入学率95.48%,同比提高0.44个百分点;高考报名1403人,总上线率为83.7%,其中,本科上线率6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