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桂阳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4 郴州市桂阳县统计局

主要产品产量有增有减。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129万吨,减少55.1%;铁矿石11.08万吨,增长0.53%;铅精矿16783吨,增长0.6%;锌精矿29867吨,增长7.8%;发电量9589万千瓦时,减少22.6%;水泥32.74万吨,减少23%;十种有色金属8.92万吨,减少11.05%;白银33.57万千克,增长12.9%。

工业经济效益下滑。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15.22亿元,下降1%。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71099万元,比上年下降12.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549.98%。

建筑业增长加快。全县建筑业增加值26258万元,比上年增长8%,同比提高6.6个百分点,其中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1.8万平方米,增长22.9%;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7.96万平方米,下降9.7%。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24亿元,增长25.2%,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7.58亿元,增长32%。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3.7%,拉动经济增长4.9个百分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幅增长,其中: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投资24500万元,增长82.8%。

工业投资力度加大。全县工业项目完成投资17.29亿元,比上年增长54.9%,提高26.6个百分点。其中技改项目投资14.13亿元,增长63.6%,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5.2%,同比提高8.6个百分点。

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全县43个重点工程项目投资11.8亿元,完成年计划投资的61.8%。其中,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社会事业项目和房地产开发项目分别完成投资5.65亿元、2.64亿元、0.72亿元和2.8亿元。投资5000余万元,启动8条共21.1公里园区连接道路、1.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四通一平”及管网建设等基础设施项目,拉开了22平方公里大工业园区发展框架。启动实施投资近10亿元的舂陵大道系列工程、欧阳海大道延伸工程、环城西渠综合治理、三水厂、管道燃气、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填埋场等30多个城市建设项目,8平方公里芙蓉新区框架基本形成。投入8000万元改造通乡通村及联网公路308公里,86个行政村新通水泥路,所有乡镇都通上了水泥(柏油)路。S214线改造顺利启动,厦蓉、衡武高速公路和武广铁路桂阳段建设进展顺利。投入2.7亿元全面恢复了冰灾受损电网;投资3000余万元新建余田、青兰35千伏变电站2座,新建、改造线路200公里。工业园厂房及基础设施建设、铅锌矿业深部开发、超细氧化锌等有效促进全县工业经济的发展;环城西渠综合治理、污水处理厂、欧阳海大道延伸工程等项目建设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城市管道天然气项目、二三水厂扩建、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和村村通工程以及腊树下住宅小区的建成有效提升了居民生活质量。

房地产开发有效控制。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2亿元,增长5.9%,下降2.3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投资17222万元,减少3.7%;商品用房投资1480万元,增长75.4%。商品房销售面积11.25万平方米,减少32.8%;销售额13016万元,减少23.2%。全年新建城镇廉租房4.1万平方米,投资金额271万元。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需求旺盛。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亿元,增长23.5%,比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7.2亿元,增长23.6%,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6.3亿元,增长23.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3.4亿元,增长25%,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8.9亿元,增长21.7%,其他行业零售额1.2亿元,增长9.6%。分商品类型看,限额以上贸易企业中,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52.4%;服装类增长23%;日用品类增长23.3%;石油及制品类增长54.9%。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

外贸进出口总额继续增长。全县进出口总额3082万美元,增长45.7%。其中出口3052万美元,增长65.6%;进口30万美元,下降89%。

招商引资取得成效。全年共新批外来投资项目5个,实际利用外资3982万美元,增长19.5%;引进内资项目50个,实际到位内资12亿元,增长7.3%。世界IT500强企业(台达电子集团)首次进驻桂阳。

旅游业发展有新突破。全年共接待游客82.13万人次,增长38.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11亿元,增长32.8%。其中景区接待42.47万人次,增长13.3%;景区门票收入530.89万元,增长3.6%。旅游重点项目完成程度100%。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社会货运量9686万吨,增长5.6%;客运量7440万人次,增长1.5%;全社会货物周转量297420万吨公里,增长1.68%;旅客周转量193446万人公里,增长1.73%。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45375万元,增长17.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291万元,增长29.2%;电信业务总量4171万元,下降5.2%;移动业务总量35182万元,增长20.6%;联通业务总量2300万元,增长3.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72895户,比上年减少14786户,其中电信66685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7.2万户,增加4.65万户,电话普及率30部/百人。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支出保障到位。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64849万元,增长7.0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0806万元,增长10.55%,上划中央“两税”2.1亿元,下降1.3%,上划中省所得税3032万元,增长27.02%。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为6.05%。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27362万元,增长14.14%;非税收入13444万元,增长3.89%;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79.3%,比上年提高0.63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支出10.07亿元,增长31.18%,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等民生民本支出分别增长41.24%、40.29%、41%、60.46%。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4.91亿元,比年初增加8.45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2.54亿元,新增8.61亿元,同比增长19.6%;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7.14亿元,减少1.21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4.53亿元,新增2.06亿元,同比增长16.5%。中长期贷款余额3.3亿元,新增8023万元。全年金融机构累计发放贷款8.14亿元,比上年增长55.6%:其中工业贷款4280万元,增长5.2倍,农业贷款2.67亿元,增长18.4%,商业贷款3955万元,增长21.9%。全年金融机构累计实现现金收入195.21亿元,增长1.3%,现金支出206.91亿元,增长2.89%,收支相抵,净投放11.7亿元,增长39.1%。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1501万元,比上年增长46.7%。其中:人身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9256万元,增长54.3%;财产险收入2245万元,增长22%。各项赔付支出2007.5万元,增长69.1%,其中:人身险业务赔款支出193.5万元,下降18.7%;财产险赔款支出1814万元,增长91.1%,保险业务综合赔付率为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