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参保人数不断增加。至年末,全区外来从业人员参保人数 12.90 万人,比上年增长31.7 %。 继续积极稳妥的推进小城镇保险的实施。至2008年末,我区参加小城镇社会保险单位2881户,参加小城镇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有2.90万人(不包括退休人员);参加失业保险的有4.21万人。按月领取养老金人数5.09万人;按月领取生活补贴的有1.56万人。至2008年底征地预缴人员累计15.32万人,比上年增长1.5%。 不断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2008年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完成投保人数7.33万人。其中务工2.00万人,务农5.32万人;养老金发放人数 4.48万人,发放金额 1.05亿元。 对外经济 增资项目增多,对外经济增速略有放缓。2008年共审批外商投资企业项目192个(其中新批项目113个,增资项目77个,减资项目2个),投资总额10.5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增资6.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8.6%;合同外资5.4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72%,其中增资3.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9.3%;实到外资3.4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8%。 大项目外资质量进一步提升。2008年全区投资总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共20个,合同外资4亿美元,占合同外资总额的72.9%,比上年增长10.2个百分点;20个项目平均投资总额为4136万美元、合同外资2023万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14%和113%。 园区集聚效应继续凸显,产业集聚进一步体现。2008年六大开发区共吸收合同外资4.07亿美元,占全区合同外资的74.1%,比上年提高6.7个百分点。项目主要集中在汽车零配件类、化工生物医药类、新能源类、机械类、电子信息类、第三产业等六大产业,共计吸收合同外资2.62亿美元,占合同外资总额的48%。 对外贸易 外贸出口平稳增长。至2008年末,全区共有961家进出口企业,其中外商投资企业527家,各类自营进出口企业434家。全年共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68.8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4%,受金融危机影响,外部需求减弱,增速比上年回落14.7个百分点。其中完成外贸出口40.7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6%,增速比上年下降16.5个百分点;进口额28.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1%,增速比上年下降12.9个百分点。机电音像设备类产品为我区主要出口产品,出口额为18.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05%,占出口总额的44.5%,比重比上年提高6.8个百分点。外资企业出口创汇31.4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77.2%。 旅 游 旅游环境资源不断优化提升。我区旅游突显”海农“特色,重点发展滨海休闲旅游和乡村旅游,努力保持原生态的田园风光,提高服务水平。全年共接待游客达360.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1%,旅游收入达18.2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其中:涉外饭店共接待客人50.3万人次、营业收入6.9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9.2%和32.4%;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285.73万人次、营业收入8.9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3.4%和15.3%;26家旅行社共接待游客33.76万人次、营业收入1.5亿元,比上年增长9.7%和下降5.1%。 农业旅游规模效应显现,内涵不断提升。至2008年末已建成各类景点40多个,其中初具规模的农业旅游景点10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景点4个,分别是申隆生态园、玉穗绿苑、都市菜园、庄行乡村旅游景区。形成了”东西南北中“五大农业旅游集聚区和10条特色农业旅游线路。来奉旅游的市民比往年更甚,年内农业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18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4%,其中直接收入1.1亿元、间接收入4.5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9.6%和22.0%。 海湾旅游区是集旅游服务、休闲娱乐、房地产业、教育产业于一身的生态特色旅游区。2008年碧海金沙成功评为全国4A级旅游风景区,海湾旅游区实现各项营业收入5.1亿元、旅游人次达118万人次,比上年分别增长6.5%和15.7%。 农业旅游品牌特色活动成功举办。庄行镇举办的首届”菜花节“,接待游客22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达90.2万元;”五一“黄金周举办的第四届上海赶海节,接待国内外游客21.7万人次、营业收入945.9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6.5%和25.2%;”十一“黄金周举办的第十一届旅游风筝会,接待国内外游客38.25万人次、营业收入2306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0.3%和增长31.8%。 四、城市建设与管理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全力推进重大工程建设,2008年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最多的一年,围绕闵浦二桥建设,区域道路建设和农村路桥建设,三管齐下,共列入我区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有37个,其中07年度结转项目23个、年内新增项目14个;总投资额199.6亿元,比上年增长17.4%;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积极推进实事工程建设。2008年在建市政公路共11个项目,其中年内完成项目6项,总投资7.8亿元,竣工长度近30公里;完成建设标准化乡村公路119公里,其中通公交的宽7米以上道路完成26.4公里;完成危桥改造415座;城乡公交建设力度加强,居民出行大大改善,至2008年末,全区共有公交线路53条,其中城乡巴士9条,年内新增2条;完善天然气管网系统,全年铺设天然气管道 31.92公里。 污水处理厂网建设不断加快。至2008年底,我区污水管网建设工程总投资1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共完成污水管网建设总长度 418公里,其中东部污水网建设总长度276.3公里,西部污水网建设总长度141.7公里;区级130公里,镇级288公里;建成泵站33座,其中区级31座,镇级2座,年内新增 5座。全年污水处理5171.5万吨,日均处理14.13万吨,比上年增长19.8%;全区在非保留工业区内和保留工业区的已有1046家工业企业纳管。 公用事业 公用事业综合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全区自来水日生产能力为57.52万立方米/日,比上年增长0.3%。年内自来水售水总量为9807.42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0.8%。其中居民生活用水3269.61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1.8%。每日平均用水26.87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0.8%,其中最高日供水量45.3立方米,比上年下降4.5%。 全年用电量48.3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6%。由于实体经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生产能力下降,用电量也呈下降态势,尤其是全年工业用电37.6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9.3%,增速比上年回落13.8个百分点。居民生活用电保持稳定,全年城乡居民生活用电3.7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7.9%,占全区用电总量的7.8%。 燃气供应充足,销量猛增。全年天然气销售总量4119.44万立方米,日平均售气量为11.29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0.9%;销售液化气2.34万吨。年末天然气及液化气总用户数为33.89万户,其中:家庭用户为33.65万户,比上年增长8.1%。家庭用户数中,天然气用户为4.49万户,比上年增长17.9%,液化气家庭用户达29.16万户,比上年增长6.7%,其中农村用户占液化气总户数的6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