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城市环境保护和治理 环保投入力度不断加,全年完成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396件,项目总投资222.60亿元,其中环保投资额8.02亿元,占总投资的3.6%。 加大环保管理,迎世博600天环保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至2008年末共受理各类环境信访1079件,处理率100%,按期办结率100%;办理人大、政协两会提案4件。全面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2008年我区圆满完成市政府下达我区的减排任务。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实施顺利推进,各项计划任务的建设成效显著,市政府下达的20项主要任务,其中工程性任务9项、管理性任务11项,至年底已完成19项。 环卫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全区拥有生活垃圾中转站3座、中转码头1座、焚烧厂1个。垃圾无害化处理量达700吨/日,比上年增长45.8%;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农村地区拥有垃圾收集容器间621个,比上年增长26%,农村家庭卫生设施普及率85%。年内新创建村容整洁村76个,通过3年时间我区的整洁村创建做到了全覆盖,创建地区的环境卫生面貌和环卫硬件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 城市绿化 紧抓绿化建设和管理,从2005年奉贤区创建成上海市园林城区至今三年来,我区创建区域面积从64.76平方公里扩展到74.01平方公里,增长14.3%;绿化覆盖率从41.45%增加到43.75%,提高2.27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从9.98平方米增加到12.40平方米,增长24.2%。 多方位绿化建设不断提高,至2008年末,共建成道路绿化275万平方米;河道绿化24万平方米;居住区绿化建设情况良好,至年末共有市园林式小区7家,区园林式小区34家;新建单位绿化不断规范,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的有2家,上海市花园单位 43 家,年内新增8家。 五、城市信息化 重点信息化项目不断推进。至2008年末全区完成1个中心、25个分中心和640个监控摄像头的建设和安装任务。农村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升,全年为90个村配置为农综合信息服务机;完成信息化宣传普及10000人次,同时对300名村信息员、300名农业大户和1200人次的农民进行了信息化培训;完成了30个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任务。 政务网站建设得到加强。至2008年末,”上海奉贤“门户网站共发布各类信息5280条,日均发布16条;网上信箱各类信件回复率为88%;被”中国上海“网站编辑部信息采用率99%,在19个区县中排名第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序开展,全年主动公开信息数605条;网站专栏页面访问量83.18万人次;已编制依申请公开信息目录数13条;依申请信息公开申请总数95条;对申请的答复总数为95条。 社保卡和市民信箱申领工作有序推进。至2008年末,共累计发放社会保障卡25.86万张;发放儿童社保卡2.55万张;受理老人优惠服务卡4.1万人;受理市民信箱1.49万人次。 六、社会事业 科技 科技创新活力不断激发,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2008年共获得国家、市级各类科技项目立项133项,立项金额达到2633万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国家级17项,资金达455万元;市级116项,资金达2178万元。至年末市级小巨人企业14家,年内新增4家;区级小巨人企业37家,年内新增10 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160家,其中市级以上 80 家,区级80 家。 科技创新氛围进一步形成。至2008年末,区内一半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了各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其中受理区内企业86家,投入科研经费2.68亿元,比上年增长13.6%。 农业科技创新进一步凸显。”农业孵化器服务体系建设“科研项目,得到了国家发改委资金资助180万元;南美白对虾生态育苗及产业发展项目获得市科委农业科技示范项目立项,扶持金额达到400万元;设施优质蔬菜推广等4个项目获得国家和市级农业科技项目立项,立项金额70万元。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进一步推进。到2008年末,组织申报市、区专利新产品各12件、市知识产权示范(培育)企业1家、市专利战略制度项目2家,完成专利申请1188件,其中发明专利193件、实用新型专利485件、外观设计专利510件。完成技术交易认定登记90项,交易额5508.8万元。 教 育 至2008年末,全区共有基础教育学校93所,其中市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1所,区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2所,国家级重点中职校1所,市示范性幼儿园1所。 关注农民工子女教育,承担公共服务职责。加大农民工子女学校转”民“(民办)的推进力度,2008年已完成8所农民工子女学校转”民“,投入资金400万元用于这八所转制学校改善办学条件,这一项工作的推进,有效缓解了我区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所面临的困难。至年末剩余农民工子女学校15所,公办学校对农民工子女的”接纳度“已达60%,比上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 大力发展职成教育,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全年共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2.41万人,获职业资格证书且培训后就业的人数达7206人,占培训人数的30%。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中共培训1756人。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办学条件继续得到改善。2008年区级教育财政拨款6.25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在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不断优化支出结构,提高经费使用效能,做到”四个倾斜“:即向义务教育倾斜、向边远地区倾斜、向教学管理倾斜、向师资建设倾斜,特别是对义务教育投入力度加大,全年义务教育财政拨款占财政教育拨款达68.28%。 文 化 加大投入,积极推进我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6月,区图书馆、区文化馆、区规划展示馆三馆正式向市民开放。其中区图书馆面积为17146平方米,比原有面积增加了5.7倍,区文化馆面积6500平方米,比原有面积的增加1倍。镇、村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至2008年末,已建成6个镇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并对市民开放;已完成124个村文化信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文化阵地服务要素不断完善。至2008年末,区图书馆藏书总量达47万多册,新馆图书流通册次和办证数分别比上年增长54.5%和420.8%。全年放映电影4467场次,电影观众120.8万人次,其中”2131“农村电影放映工程送电影下乡3056场,观众89.81万人次。 围绕 ”改革开放30周年“、”抗震救灾“等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的宣传报道工作,2008年共播出广播新闻4200篇,电视新闻4000篇,电视专题200多部。同时加大对民生、民情的关注报道,全年共接到观众信访370多件,其中50多条得以采制播出,3篇作为内参送区委宣传部等有关领导。全年向市级以上媒体发稿227篇,其中向上视18:30《新闻报道》发稿达到11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