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苍南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年新增省着名商标5只、省名牌产品1个,金乡镇不干胶材料专业商标品牌基地获得浙江省专业商标品牌基地称号,品牌队伍不断壮大。 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1.5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下降2.1%。全县拥有三级以上资质的建筑企业55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49.71亿元,同比增长19.7%;实现利润4.56亿元,同比增长145%;年末拥有资产19.32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固定资产原价6.9亿元,同比增长11.3%;全年施工面积176.9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69.1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0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0.63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其中农村农户投资13.1亿元,同比增长16.5%。全社会工业性投资累计完成38.94亿元,同比增长19.3%,占全部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44.3%下降到43.0%。完成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4.86亿元,同比增长26.3%。其中,全年完成限额以上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1.49亿元,同比增长20.6%。印刷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塑料制品业分别同比增长9.7%、49.4%和70%;纺织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同比分别下降46.8%、4.3%和8.5%。 全年限额以上投资项目244个,比上年增加52个。全年新开工项目102个,比上年增加36个。 图2 根据项目所在地统计,2010年我县房地产完成投资26.49亿元,比去年增长57.5%,其中住宅建设投资19.13亿元,同比增长73.9%。全年房屋施工面积269.5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5%;竣工面积41.78平方米,同比下降13.4%;商品房销售面积38.4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8.7%;商品房销售额27.84亿元,同比增长26.9%。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36.62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城乡消费品市场同步增长,其中城镇和乡村零售额分别为128.5 亿元和8.1亿元,同比增长18.9%和19.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20.8亿元,同比增长18.1%;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5.8亿元,同比增长25.4%。批发零售贸易业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279.8亿元,同比增长25.2%,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销售额56.7亿元,同比增长36.4%。 图3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额中,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增长6.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400.0%,化妆品类25.1%,中西药品类18.5%,体育娱乐类下降0.2%,家用电器类增长50.6%,汽车类比上年增长43.3%,石油及制品类23.4%。 年末全县共有超亿元市场12个,年成交额117.0亿元,同比增长17.5%。营业面积20.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7%。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为215.58万人次,同比增长20.9%;国内旅游收入16.17亿元,同比增长14.8%,接待境外入境旅游者1.38万人次,同比增长11.3%,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95.07万美元,同比增长3.2%。全年旅游总收入16.57亿元,同比增长14.4%。 六、对外经济 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4.8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9%,其中,进口总额0.88亿美元,同比增长131.1%。出口总额为3.92亿美元,同比增长20.4%。外贸依存度为11.2%,其中出口依存度为10.0%,分别比上年下降1个和0.8个百分点。全年实际利用外资0.48亿美元。 目前,我县出口市场不断拓展,出口产品结构有所改善,主导产品出口仍保持稳定增长。 企业勇跃参加国内外各大展会:国外的有马来西亚温州名优产品展、迪拜家居展、日本大阪展和东京文具展、约旦商品展;国内的有广交会、华交会、消博会、南宁东盟博览会、上海世界采购大会等。全年共设217个展位,同比增长25%,仅今年的两届广交会就直接签订合同196个,总金额达2339.4万美元。 七、交通运输、邮电和电力 苍南火车站自2009年9月28日顺利开通,特别是2009年12月20日成为全国第一个始发动车的县级站以来,客运量不断增加。2010年全年累计进出站旅客162万人次,目前日均进出站旅客已达6500人次(高峰期日均进出站客流量达11000人次),位居甬台温、温福铁路浙江省境内各客运站第四位。目前苍南站已升级为Ⅰ类站,与温州南为同一级别序列进行管理,为苍南成为浙南闽东北的交通枢纽中心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2010年末全县公路总里程1487.5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3.5公里,一级公路37.3公里。全县公路密度118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年全社会客运量4232.4万人,比上年增长26.7%,其中铁路客运量70.3万人,公路客运量4162.1万人。全年货运总量750.7万吨,同比增长16.2%,其中公路货运完成量498.9万吨,同比增长16.2%;水路货运总量251.8万吨,同比增长25.5%。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197.64万吨。 全县机动车保有量合计11.65万辆,同比增长18.2%。其中汽车占6.71万辆,汽车中私人轿车4.50万辆;摩托车占4.93万辆。汽车保有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6611辆,增长32.9%,载客汽车增长较快,增长为37.4%,载货汽车增长为16.5%。 图4 全县共有邮政局(所)10处,邮政业务总量0.82亿元,同比增长3.1%。全年函件总量2583.46万件,包裹总量7.18万件,汇票27.72万张,特快专递51.99万件,订销报纸1972.90万份,订销杂志57.27万份,集邮业务39.11万枚。全年邮电通信行业业务收入12.11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邮政业务收入0.66亿元,比上年增长16.2%;通信业务收入11.45亿元,比上年增长7.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达到30.8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112.70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数达21.08万户,其中宽带用户数为18.09万户,比上年增长28.3%。全年全社会用电量42.4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2.4%。其中工业用电量31.07亿千瓦时,增长11.6%;商业用电量1.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5%;公共事业及管理组织用电量0.73亿元,同比增长20.4%;居民生活用电量8.26亿千瓦时,增长14.0%。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24.25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95亿元,同比增长15.6%,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61.7%。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总支出28.12亿元,同比增长29.2%。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8.59亿元,同比增长14.6%;科学技术支出0.32亿元,同比增长13.9%;医疗卫生支出2.33亿元,同比增长20.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28亿元,同比增长94.0%;农林水事务支出3.95亿元,同比增长31.6%。 图5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345.65亿元,同比增幅为24.5%。全县储蓄存款余额191.69亿元,同比增幅为20.2%。企业存款大幅增长,全县企业存款余额78.21亿元,增幅为67.5%。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30.05亿元,同比增长23.3%。从期限结构看,短期贷款增幅较大。12月末,人民币短期贷款余额269.30亿元,同比增长30.7%;中长期贷款余额为60.55亿元,同比增长1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