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苍南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1-08-30 温州市苍南县统计局

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7.87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15亿元,同比增长42.8%;人身险保费收入4.72亿元,同比增长9.4%。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01亿元,同比增长22.4%。其中,财产险赔款1.35亿元,同比增长14.3%,赔付率42.9%;人身险给付0.65亿元,同比增长43.4%。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素质教育继续深化,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全年财政性教育费用支出85113.1万元,比上年增长19.02%。年末拥有各类全日制学校392所,其中普通中学74所、职业中学10所、小学104所、特殊教育2所、幼儿园202所。在校学生13.28万人,占总人口10.23%。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巩固率100%;初中入学率99.87%,巩固率99.96%;初中升高中比例达到96.02%,比上年提高1.98个百分点,其中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为50.02%,比上年提高3.23个百分点。2010年度高考(文理科)上线7681人,比上年增加354人,有8729人被各类高校(含艺术、体育及高职)录取,减少877人,录取率为79.1%,比2009年的71.9%提升7.2个百分点,高考上线人数连续17年居全市第一。师资队伍建设继续加强,全县小学专任教师4669人,其中专科以上学历占98.52%,比上年提高0.21个百分点;普通中学专任教师5618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占84.4%。专任教师与学生的比例是:普通中学1:13.8;小学1:17.5。

全年新建校舍8.32万平方米,排除中小学危房11.8万平方米,年末各类学校校舍总面积161.75万平方米。

中小学校安工程全面实施。根据苍南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规划要求,2009年~2011年的三年期间全县共拆除校舍4.89万平方米,重建校舍15.37万平方米,C级危房加固改造18.16万平方米,并对消防、防雷、地质灾害等进行全面整改。2009年~2011年全县中小学校安工程需要投入约3.96亿元。2009年县财政安排校舍维修资金1855万元,县人民教育基金会筹措建设资金317万元,省财政补助4896万元;2010年县财政安排7944万元校安工程专项资金。

教育信息化和教育装备水平不断提升。继续加快实施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市“139富民攻坚计划”教育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步伐,进一步推进苍南教育现代化。完成24所学校校园网建设,启动18所学校的校园网、29所学校小媒体教室、22所学校计算机教室建设。省农远工程配备178套小媒体,3套录播教室,1个小学探究实验室。书香校园工程为122所学校配发70.8万册图书,36所学校配置实验仪器,22所学校添置图书馆设备,创建完成52所信息化达标学校。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10年,县财政共安排科学技术支出3171万元,比上年增加388万元,增幅达13.9%。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家、新增省科技型企业3家、新增省农业科技企业1家,新增县级企业研发中心5家,累计达13家。积极鼓励科技型企业申报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全县共开发国家级创新基金项目2项、开发国家火炬计划项目2项、开发国家级新产品1项,开发省国际合作重大专项1项、开发省级新产品7项、开发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项,开发省科技特派员项目12项,开发市级工业科技计划项目13项、开发市农业与社会科技项目7项,开发市科技特派员项目6项。

专利工作大力推进。专利工作水平也逐年提升,今年全县专利申请数达495件,其中发明专利41件、实用新型专利161件、外观设计专利293件;专利授权数达555件,其中发明专利17件、实用新型专利166件、外观设计专利372件。新增县专利示范企业2家,有2件专利被列入县专利产业化项目。

年末实有专业技术人员14725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937人,增加131,中级职称6532人,初级职称6840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有文化站36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艺术表演团体5个,电影放映单位2个。艺术团体全年演出220场次;电影放映356场次,观众1.73万人次。公共图书馆藏书18万册(件),年总流通量0.5万人次。新建村文化活动场所52个,送书3万余册,放映农村数字电影7860场。创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示范点18个,文化示范户102户。举办全县第五届青年歌手大奖赛、首届少儿舞蹈大赛、摄影大赛和一些文艺展览活动,联合有关部门成功举办了“瓷之魂”碗窑古村落旅游文化节、第五届温州(苍南)开茶节、温州(渔寮)海滩音乐节、温州(炎亭)海鲜美食节、马站中魁四季柚采摘节,承办苍南县“十佳”青年颁奖晚会、庆祝第98个国际护士节暨全县十佳医坛新秀颁奖文艺晚会、庆祝建军83周年慰问驻苍部队文艺晚会等。广泛开展全民读书活动,举办第二届“红杜鹃”全民读书节、2010“春天送你一首诗”大型诗歌创作与朗诵比赛以及“阅读春天”为主题的读书系列活动,大力营造全民读书氛围。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苍南何氏夹苎漆器厂成功申报市非遗传承基地,组织单档布袋戏参加浙江传统戏剧展演活动。联合县旅游局、桥墩镇筹办第五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暨“天工瓷韵”碗窑古村落瓷文化旅游节,积极打造碗窑古村落文化旅游品牌。年末全县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2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40个。

全县有卫生机构538家,其中医院11家,卫生院51家,个体开业诊所58个。年末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773人,其中医生1806人。全县医疗机构病床1923张,平均每万人有病床15.14张、医生14.22人。医疗机构全年诊疗病人461万人次。3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建立了感染性疾病科。全县农村建有村卫生室391个,社区服务站26个。

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全县已参合农民87.08万人,参合率96.6%,筹集合作医疗资金1.74亿元,32.68万参合农民完成了健康体检,查出患疾病人数4.4万人,疾病发现率13.46%。全县已建立农民健康档案109.8万份,建档率达86.16%。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10年新建36个全民健身苑点,70个篮球场,成功创建省级体育强镇5个。全民体育比赛活动广泛开展,先后组织开展了县游泳、象棋、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比赛活动;苍南籍运动员薛思秀在德国慕尼黑2010年射击世界锦标赛获得青年组25米运动手枪团体、25米手枪速射团体和25米标准枪团体三项冠军。组织运动员代表温州市参加省十四届运动会取得15.64枚金牌、得364分,位居全市第三名。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