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2-03-31 福州市统计局

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成功举办了全国徒步大会开幕式暨第七届健步行活动、全国门球公开赛、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等全国性赛事活动;海峡两岸传统龙舟和竞技龙舟邀请赛、第五届海峡两岸门球邀请赛和第五届海峡两岸登山活动等体育活动形成海峡品牌特色;“8.8”全民健身日规模宏大,阵容空前,福州成为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试点单位。年末全市共有体育场馆433个,全民健身路径3035条,全年共举行县以上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115项。

民生保障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649.41万人,其中市区户籍人口190.02万人。据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全市常住人口720万人,其中市区常住人口29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32‰,城镇化率达到63.3%。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品质逐步提高。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9505元,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50元,增长14.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4%;人均消费性支出17847元,增长13.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9%,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7.7%,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需求更多地投向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上,城镇居民人均购买服装支出增长27.7%,人均购买金银珠宝饰品支出增长56.3%,人均购买家用电器产品支出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达到10107元,增长18.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353元,增长21.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8%,恩格尔系数达到44.8%,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

改善民生,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覆盖城乡居民,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补助标准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标准进一步提高,对城乡低保、五保等社会弱势群体实施医疗救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全面展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年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96.33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5.20万人,其中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的离退休人员28.54万人。企业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到基本养老金,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18.57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91.51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0.97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88.01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96.92万人。帮扶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0271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77536人,农村五保供养对象8476人,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进一步提高。保障房建设力度加大,全年动工建设保障性住房34444套,增长16.7%,开工率104.4%,保障性住房受益范围不断扩大。在全国率先实施蔬菜、猪肉价格协商制度,实行物价上涨与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挂钩联动,建设51家平价店,开通“菜篮子”社区平价直通车,较好平抑市场物价,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8%,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城镇失业率控制在合理水平,再就业工作打开新局面。城镇登记失业率2.36%,城镇新增就业15.32万人,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6.37万人,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9223人,“4050”人员再就业3886人。全市经工商注册登记的个体工商户14.28万户,增长10.4%,从业人员28.72万人,增长11.0%;私营企业6.70万个,增长17.0%,从业人员62.18万人,增长9.9%,城镇个体私营从业人员73.79万人,增长12.9%。

园林绿化、环境保护

园林绿化水平持续提升,全市完成人工造林总面积61414公顷,增长265.7%,森林覆盖率54.9%,商品材产量15.42万立方米。“四绿”工程建设全面开展,改造提升乌山北坡公园、白马河公园等一批公园以及东北三环、福飞路等一批道路沿线绿化,城区新增立体绿化400处,城市绿化、美化、彩化、香化水平大幅提高。市区共有公园52座,公园绿地面积2452公顷,新增公园绿地面积164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2平方米;建成区绿地面积8604公顷,建成区新增绿地面积482公顷,绿地率37%;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9400公顷,绿化覆盖率40.5%。

节能减排力度加大,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全市实施节能重点项目70个,减排重点项目184个,实现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全覆盖。立案查处环境违法企业62家,市级挂牌督办2家,拆除闽江流域禁养区内养殖场108家,关停敖江流域石材企业334家,对所有石材加工企业和矿山征收差别电价,基本完成市、县、乡级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实现定期监测,水质总体保持良好,闽江流域(福州段)和敖江流域(福州段)水质达标率100%,龙江流域水质达标率75%,全市六个主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平均达标率100%。共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个、省级生态示范区9个,自然保护区1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不含海域)达1310.84平方公里。

注: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农业部分的产业化及台资农业数据、工业科技部分的科技数据、固定资产投资部分的保障性住房数据、城乡建设部分的农村建设数据,教育文化部分的教育数据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数据、卫生体育部分、民生保障部分的城乡低保及农村五保数据不含平潭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