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园区经济引领全市工业发展。全市5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完成工业总产值317.46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全市“一区六园”规模以上工业投产企业191家,实现工业总产值555.73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07.2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6%和19.1%,实现入库税收10.32亿元,比上年增长27.5%。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市具有资质等级以上建筑施工企业100家,比上年增加16家;实现增加值20.65亿元,增长10.6%。实现利润总额9746万元,增长3.0%;利税总额23771万元,增长14.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7.37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7.17亿元,增长30.3%;第二产业投资95.21亿元,增长34.8%;第三产业投资134.99亿元,增长6.6%,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投资6.11亿元,增长96.4%,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投资0.40亿元,增长31.1%,教育投资5.15亿元,增长2.9%,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投资2.27亿元,增长60.5%,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1.69亿元,增长1.8%,城市建设投资17.58亿元,增长13.1%。分投资主体看,内源性经济投资217.68亿元,增长28.1%;民营经济投资150.59亿元,增长6.7%;港澳台、外商经济投资19.69亿元,下降40.0%。分城乡看,城镇投资181.75亿元,增长15.5%;农村投资55.62亿元,增长22.3%。 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2011年全市共安排50个重点建设项目,其中,年投资额在1千万~5千万元的项目12个,年投资额在5千万~1亿元之间的项目12个,年投资总额1亿元以上的项目有13个,年度计划总投资额为131.51亿元,全年完成重点项目投资额76.80亿元。2011年全市计划新开工项目15个,续建项目20个,年内计划投产项目15个。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20个项目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部分生产性项目、全局性重大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东江·巴登城、旗滨硅业等9个项目顺利开工建设;紫金御临门温泉二期工程、东江源休闲观光中心、客家文化公园首期工程、市卫生学校新校区、紫金县第四中学、各县(区)产业转移园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汉能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首条生产线、河源市配网输变电工程、河源联通网络通信建设工程、河源市城镇保障性住房、和平县南和电子产品制造项目、龙川县城防洪二期工程等重点项目相继竣工或投产。 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8.84亿元,比上年增长153.7%。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达131.64万平方米,增长46.1%;实现商品房销售额46.21亿元,增长80.7%。 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全年完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投资额1.07亿元,比上年增长49.4%,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建筑面积4.53万平方米,增长43.4%。廉租房投资额0.78亿元,增长73.4%,廉租房建筑面积2.73万平方米,增长51.7%。 新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全年新增固定资产129.04亿元,增长27.0%,其中城镇新增固定资产90.50亿元,农村新增固定资产38.54亿元,分别增长14.9%和68.9%;建成投产项目335个。新建四级以上公路781.6公里,改造县乡公路120公里,新增水泥硬底化村道600公里;新增发电机组容量4.9万千瓦;新增11万伏及以上变电设备能力18万千伏安,输电线路长度233千米;新增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64万户。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8.04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49.50亿元,增长15.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8.55亿元,增长22.4%。分企业规模看,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48.79亿元,增长16.0%。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73.72亿元,增长16.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4.32亿元,增长17.1%。分商品类别看,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汽车类商品销售凸显亮点,实现零售额分别为4.4亿元和3.9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7.1%和28.5%。 “家电下乡”、“以旧换新”产品销售火爆。2011年全市共销售“家电下乡”产品14.68万台(件),比上年增长69.1%;实现销售金额3.66亿元,比上年增长93.7%。全年财政兑付“家电下乡”补贴4419万元,比上年增长94.4%。全年共销售“以旧换新”产品7.0万台(件),销售金额2.29亿元,财政兑付补贴177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0.7%、62.4%和85.1%。 六、对外经济 进出口规模有所扩大。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27.9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出口总额19.16亿美元,增长11.7%。“三资企业”是出口主力军,实现出口额15.82亿美元,增长12.6%,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达82.5%;私营企业出口快速增长,实现出口额1.48亿美元,增长68.2%。在出口总值中,河源对香港、美国、欧盟、日本的出口额15.4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达80.3%。 实际利用外资平稳增长。至2011年底,全市工商登记在册的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084家,比上年增加4家。全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94个,比上年增加6个,全年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9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4.5%;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7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1%。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1.48亿元,比上年增长7.9%。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4732公里。全年客货运输量(不含铁路,下同)平稳较快增长。客运量3878万人,增长17.7%;旅客运输周转量44.11亿人公里,增长15.5%;货运量2698万吨,增长20.2%;货物运输周转量40.74亿吨公里,增长19.8%。 民用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9.17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1.3%,其中私人汽车7.40万辆,增长24.9%。民用轿车保有量达4.26万辆,增长26.3%,其中私人轿车3.69万辆,增长29.3%。 邮电业持续较快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010年不变价)2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91亿元,增长22.4%;电信业务总量19.09亿元,增长13.8%。本地电话用户54.3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5.8万户,乡村电话用户28.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89.47万户,新增97.33万户,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22.92万户,新增15.39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达19.84万户,比上年增加3.71万户。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1390.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0.5%。其中,国内游客1385.34万人次,增长30.6%;国际游客4.91万人次,增长9.4%。旅游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604.07万人次,增长37.4%。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1.09亿元,比上年增长32.6%。旅游基础设施日趋完善。2011年末,全市各类旅行社33家;已评定的星级饭店23家,其中五星级饭店1家,四星级饭店2家;A级景区6个,其中4A景区3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