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钟楼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2-08-23 常州市钟楼区统计局

全民教育蓬勃开展。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区社区教育资源整合与利用的意见》,建立教师进社区制度,实行教育资源双向开放,尝试学校校本课程和社区教育课程共建共享。“终身学习在线(常州·钟楼)”正式投入使用。构建完善以“历史名人课程”、“历史遗存课程”、“非物质遗产课程”、“现代产业文化课程”四个模块为主的社区教育课程。开设“母亲素质讲堂”、“文化讲堂”,用心打造“西林戏曲文化节”、“荷文化节”“社区道德讲堂”等项目特色载体,形成浓郁钟楼文化特色的社区教育大平台。

【医疗卫生】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出台《关于建立健全钟楼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全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实施1000种基本药品和75种小药箱药规药物目录零差价销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从九大类22项增加至十大类41项。新增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钟楼区关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办法(试行)》,对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岗位实行全员竞聘上岗,引导建立科学、规范、合理、公平的新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评估和分配激励机制。

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有效提升。全区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机构用房率和基本装备率均达100%,形成覆盖全区的“15分钟卫生服务圈”。新农合筹资水平和结报率持续增长,人均筹资355元,参合率100%。依托“516”人才工程,选拔10名优秀人才进入区学科领军人才培养队伍。全区现有各类卫生机构82个,床位数300张,医疗机构总人数822人,其中技术人员684人。

四、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人口与计划生育】

人口计生工作向新领域拓展。2011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35.37万,常住人口51.27万。全年出生婴儿2748人,人口出生率为7.77‰;死亡人口2002人,人口死亡率为5.6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11‰。全区计划生育率99.2%,优质服务率95%,孕前-围孕期保健率93%,群众满意率98%。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率90%,信息准确率98%。荣获江苏省“人口协调发展区”称号。成功探索青少年健康人格培养新领域,成立全省首家“太阳花”青春健康援助基地,与荷兰性教育研究院/世界人口基金会正式签署“中荷太阳花”青春健康合作项目谅解备忘录。综合利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人口计生两大数据库资源,成功开发“数字人口”公共服务应用平台。

【人民生活】

就业创业统筹推进。深入开展“春风春暖行动”,做实劳务输出地对接,缓解企业招工难问题。全年共举办39场周五专场招聘洽谈会和9场专场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3.35万个,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39万人,再就业1.5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人数0.28万人;扶持创业人数430人,创业带动就业2150人。扎实推进企业职工全员持证上岗工作,打造“人人素质”工程。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人数5163人,创业培训人数919人,企业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人数10280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48人,其中新增技师证59人。“人人素质工程”入选常州市委创先争优《百件实事·百项活动汇编》。

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推行阳光执法、文明执法,积极打造“寓服务于执法”维权品牌,有效维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全年共接受群众投诉举报443件,涉及劳动者2万余人。为3500余名劳动者补签了劳动合同,为1000余名劳动者追发工资。清退童工1人,处罚用人单位1家。责令补办社会保险101人,督促缴纳社会保险费40余万元;受理工伤认定前期调查取证366起;完成21家非标准工时工作制审批;处理劳动争议案件490件,涉案标的590万元,办结案件470件,结案率95%,调解率为70.2%。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工作深入开展。积极宣传《社会保险法》,深化社会保险推进力度。全年净增养老保险4147人,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与养老保险同步扩面。发放城镇居民养老补贴413.5万元、2114人。共有48230人参加2011年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实际筹资1306万元,其中区财政承担413万元。全区共有企业社会化管理人员58647人,当年新增4485人。认真落实低保救助,强化动态管理。现有城市低保对象3097户、5637人,低保率由2%下降至1.59%,累计发放保障金2249.29万元。落实无固定收入生活救助政策,全年发放重残补助172.19万元,发放基本生活消费价格上涨补贴439.71万元。

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迅速。新建4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现全区共有13个助餐服务点,27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各类服务对象3万多人,其中享受政府援助的六类对象达1006人,助餐人数437人。90-99周岁的老人全部纳入居家养老援助对象范围。福利彩票实现新突破,即开型彩票销量大幅提升,全年销售达788万元,同比增长42.2%。

慈善救助事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4场“慈善广场”大型活动。通过开展市级慈善助孤、助困、助残、助学等活动,救助对象796人,发放慈善救助金254万元。区慈善超市发放救助物品和爱心卡42万元,救助2153人次。积极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扎实做好春节期间困难群众慰问救助工作,向城市低保对象发放一次性救助248.31万元,向2900户低保边缘困难群众发放救助款232万元,向33位五保供养对象发放春节补贴0.66万元。

社会管理创新有序推进。深入开展十个“最佳”社区(村)单项评选活动。积极开展市星级和谐社区创建,新申报三星级社区7个、四星级社区6个、五星级社区7个、星级和谐社区4个。制定出台《2011年钟楼区“建设和谐社区、打造幸福钟楼”实施意见》,建立“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社区管理服务模式,新型社区服务管理机制覆盖全区。出台《钟楼区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办法》,建立“每月一训”制度,不断提高社区(村)干部业务素质。

社会服务水平有力提升。开展人性化婚姻登记工作,率先实行周六正常办公制度,不断拓展服务领域。12349便民服务深入人心,加盟企业突破160家,服务大类拓展到8个,服务能力不断提升。2011年,12349便民服务平台共接到求助服务和咨询电话30348个,服务回访率100%,满意率(除家政外)90%以上。成立钟楼区12349便民服务志愿者团队,开展12349便民服务进社区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