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2016-04-12 泸州市统计局
696
 
213
 
摩托车
 
325699
 
324944
 
106
 
公路运输。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加快,客运网络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市年末公路运输客运车辆3074辆(不含市内公交和出租车)、等级客运站43个,客运线路961条。其中,农村客运车辆1646辆,农村客运班线575条。全年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64.22亿人公里,比上年下降5.4%%。年末公路货物营运车辆20807辆,全年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118.8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4.1%。
 
港口建设。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试运行,泸州进口商品保税直销中心(一期)建成投运。全市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247.09万吨,增长3.6%;集装箱吞吐量42.04万标箱,增长31.1%。
 
水路运输。内河航道通航里程926.54公里。年末全市拥有民用运输轮驳船384艘,全年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128.9亿吨公里,增长20.3%;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351万人公里。
 
铁路运输。叙大铁路叙永段投入运营,川南城际铁路泸州段、隆黄铁路叙永至镇雄段项目开工建设。境内铁路运营里程160公里。铁路货物运输周转量29227.68万吨公里,增长9.4%。
 
航空运输。泸州机场新开通南京、丽江航线,通航航线达16条。全年完成旅客吞吐量84.46万人次,增长18.9%;完成货物吞吐量2868吨,下降1.6%。
 
城市公共交通。坚持城市公交优先发展,加快实施公交国有控股改制,加快推进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改造,推行智能公交,推广新能源电动公交。年末全市公共交通客车(含县城和城乡公交线路)1307辆,公交营运线路154条,全年客运量22678.45万人次。其中,主城区城市公交车1004辆,公交营运线路89条,全年客运量20141.11万人次。年末城市客运出租车2011辆,其中市辖区1574辆。
 
邮政和电信。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收入5.06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快递收入1.54亿元,增长20.8%。完成电信业务收入24.92亿元,增长0.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52.53万户,增长5.5%。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43.02万户,下降0.9%%。固定互联网用户65.59万户,比上年增长25.8%,其中家庭宽带用户54.83万户,比上年增长27.3%。移动互联网用户256.43万户,增长10.8%。
 
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
 
壮大金融总量,扩大信贷规模。积极推动纳溪区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试点工作。加大力度推进我市企业通过股权、债券、基金、信托、融资租赁等实现多渠道直接融资。加快发展现代保险业,创新承保模式和保险产品。财政收支稳定增长,民生支出保障有力。
 
财政收支。全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28.27亿元,增长10.3%,其中税收收入63.49亿元,增长2.7%。公共财政支出303.15亿元,增长7.8%。财政支出继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和行业倾斜,增长最快的是科学技术和节能环保支出,分别支出3.97亿元、7.77亿元,同比增长56.0%、42.6%。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为70.3%。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8.76亿元,增长12.8%;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5.43亿元,增长24.6%;教育支出61.67亿元,增长12.7%;农林水支出47.30亿元,增长13.0%。
 
银行业。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834.73亿元,比年初增加221.92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092.96亿元,比年初增加172.18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728.99亿元,比年初增加103.78亿元;个人中长期贷款375.82亿元,比年初增加44.97亿元。
 
保险业。年末在泸保险业务机构34家(含代理公司)。按业务性质分,有财产险业务机构17家,寿险业务机构17家。全年保费总收入41.69亿元,增长9.6%。其中,财产险机构保费收入16.96亿元,增长9.0%;人寿险机构保费收入24.73亿元,增长10.0%。全年处理各项赔款和给付金额19.93亿元,增长27.1%。其中,财产险机构已决赔付金额8.58亿元,增长9.9%;人寿险机构赔付金额11.35亿元,增长44.3%。
 
证券业。年末在泸证券公司营业部8家,股票有效账户数29.38万户,比年初增长23.2%;持有股票市值320.88亿元,比年初增长30.9%;全年证券交易额为4526.65亿元,比上年增长183.1%。证券公司营业收入5.23亿元,比上年增长253.5%;利润3.66亿元,比上年增长175.7%。
 
融资性担保机构。年末全市取得经营许可证的融资性担保机构21家(含分支机构5家),注册资本16.3亿元。全年累计担保贷款金额为59.3亿元,比上年下降12.8%;担保贷款余额63.4亿元,比年初下降3.8%。
 
小额贷款公司。年末小额贷款公司24家,注册资本57.45亿元。全年累计发放贷款76亿元,比上年减少45%;年末贷款余额为89亿元,比年初增长10%。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深入实施。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验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成功申报全省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中高职一体化衔接改革稳步实施,市教育实践基地正式投入使用。大力实施教育民生工程,城乡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农村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义务教育。全市共有小学260所,小学教学点690个,专任教师1.80万人,招生6.15万人,在校小学生41.36万人,毕业生5.83万人;初级中学192所,招生5.96万人,在校学生17.23万人,毕业生5.60万人,专任教师10074人。在义务教育“二免一补”的基础上,为58.59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作业本费,金额1140万元。资助4.77万名贫困家庭寄宿制住校学生生活费,资助资金5654万元。继续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为712所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7.58万名学生提供学校食堂用餐,
 
中等教育。全市普通高中25所,招生2.68万人,在校学生8.03万人,毕业生2.51万人,专任教师4884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含技工校、中专)23所,招生3.0万人,在校学生7.49万人,毕业生3.01万人,专任教师2272人。中职学生全部免除学费4.46万人,资金7290万元;资助中职在校学生生活费1.27万名,资金2052万元。免除民办中职学校三年级在校学生学费0.58万人。免除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学费2.57万人,金额1879万元;资助2.61万名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金额497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