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6-04-12 泸州市统计局
泸州市统计局
 
2015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泸州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抓统筹、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紧紧围绕“产业转型发展年”的工作主题,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加快经济发展动力转换,扎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民生事业持续进步,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一、综合
 
行政区域。全市行政区域面积12236.2平方公里,市辖区面积2133.1平方公里。下设三区四县,19个乡、104个镇、21个街道办事处。在31个乡中,少数民族乡8个,其中苗族乡6个、彝族乡2个。
 
行政区划调整。2015年3月,省政府批准江阳区泰安镇、况场镇撤镇设街道办事处,合江县焦滩乡、南滩乡、实录乡、石龙乡撤乡设镇,焦滩乡更名为神臂城镇。2015年5月,省政府批准古蔺县石屏乡、护家乡、金星乡、土城乡撤乡设镇,金星乡更名为皇华镇。2015年12月,省政府批准叙永县向林乡、兴隆乡、麻城乡、营山乡撤乡设镇。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全市有27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345个行政村(村民委员会)。
 
行政区人口。年末全市公安户籍登记总户数152.56万户,总人口505.68万人,其中农业户籍人口351.31万人,非农业户籍人口154.37万人。年末常住人口428.5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97.4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231.06万人。城镇化率46.08%,比上年提高1.24个百分点。
 
表1:2015年泸州市户籍人口
 
单位:人、%
 
指标
 
年末数
 
比重
 
全市户籍总人口
 
5056843
 
100.0
 
其中:男性
 
2618369
 
51.8
 
女性
 
2438474
 
48.2
 
其中:18岁以下
 
1067197
 
21.1
 
18-35岁
 
1123620
 
22.2
 
35-60岁
 
1910454
 
37.8
 
60岁以上
 
955572
 
18.9
 
经济实体。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全年新登记各类企业556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429户,新登记个体工商户25827户。年末全市工商注册登记实有各类企业30323户。其中,内资非私营企业5058户(其中企业法人2207户);内资私营企业25153户(含分支机构3827户);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112户(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分支机构76户)。年末,全市工商注册登记实有个体工商户158951户,其中城镇个体101335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100户,其中分支机构49户。
 
经济总量。经四川省统计局审定,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53.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7.84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806.74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378.84亿元,增长10.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7%、71.1%和25.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1714元,增长10.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12.7:60.2:27.1调整为12.4:59.6:28.0。
 
民营经济。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807.40亿元,比上年增长11.5%,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59.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21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534.99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225.20亿元,增长11.1%。非公有制经济中,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792.98亿元,增长11.5%;港澳台及外商经济增加值14.42亿元,增长14.5%。
 
物价水平。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上涨1.5%,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2.2%,衣着类价格上涨5.1%,居住类价格上涨0.2%。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0.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上涨1.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比上年下降2.1%,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3.2%,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IPI)比上年下降1.1%。
 
表2:2015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单位:%
 
指标
 
全年
 
指标
 
全年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1.5
 
鲜菜
 
-2.0
 
服务项目价格
 
1.1
 
烟酒及用品
 
-4.3
 
消费品价格
 
1.6
 
衣着
 
5.1
 
其中:食品
 
2.2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2.8
 
其中:粮食
 
1.3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3
 
油脂
 
-0.9
 
交通和通信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