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浦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2010-01-06 上海市统计局

全民健身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全区群众性体育活动和各种赛事接连不断,上半年举办了有近千人参加的迎春长跑赛、“十二镇农民篮球邀请赛”、“赵屯杯”门球邀请赛、“全民健身家庭系列赛”、“红双喜杯”千台万人乒乓球赛等,所有这些活动都大大地推动了我区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增强了人民体质。

社会福利与救助

积极推进福利社会化,加快养老机构设施建设,探索居家养老服务,目前已有两个镇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以“星光计划”为契机,加大对薄弱敬老院的改造力度,青浦镇盈中敬老院、西岑、金泽敬老院等6家养老机构纳入星光三期计划和市府实事项目,并对其中4家进行了项目验收。对全区16家养老机构进行了首次年度验审,为今后对养老机构的规范化管理打下了基础。继续推进“星光计划”,建立老年活动室65家,投入资金5144万元。福利彩票发行取得一定的成绩,羊年社会福利彩票销售30万元套票;即开型福利彩票销售380万元;电脑福利彩票销售1342万元。

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立了镇社会救助管理所,实行“一口上下”的社会救助运行机制,有805户贫困户与公务员结对,完成了50户农村贫困户危房翻建。全年共发放特困人员实物救助10106人次、40.4万元;发放重残无业人员生活补助1.9万人次、341.8万元;发放原支疆回沪“农来农去”人员临时生活补助177人次、3.3万元;发放帮困粮油供应卡8317人次、20.8万元,发放企业“协保”人员生活困难补助2068人次、25.4万元,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4万人次、53.6万元,发放特困人员医疗救助683人次、242.9万元。

市慈善基金会青浦办事处帮困救助了特困人员17人、6.2万元;慈善助学89人、12.5万元;为特困人员发放慈善医疗卡6023张、30.1万元;慰问孤儿22人次、4400元;慰问城镇社会孤老、农村五保户523人、5.2万元。

六、人民生活

人口

全面完成市政府和市计生委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年末全区户籍人口458282人,当年实际出生2441人,出生率5.32‰,自然增长率-1.72‰,计划生育率99.6%。

据2003年抽样调查,我区实有外来流动人口27万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增加10.2万人。我区外来人口中在沪居住一年以上的为16.8万人。

就业

年末全区国有、城镇集体企业及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人数为8.2万人,其中国有经济单位职工1.9万人;城镇集体经济单位职工近1万人;其他经济单位职工5.3万人。非正规就业人数1212人。个体工商户从业人数16014人。年末农村劳动力从业人员19.2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4.4万人,从事第二产业10.7万人,其中工业10.1万人,从事第三产业4.1万人。区、镇两级政府十分重视就业工作,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通过大力发展实业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岗位。全年共新增就业岗位24639个,其中区属单位新增岗位2683个,各个镇、经济开发区新增岗位21956个。各镇借助区域优势和地方特点,鼓励农村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充分发挥“扶持一个、带动一批、稳定一方”的就业倍增效应,全年实现非农就业20549人。继续开展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就业援助工作,进一步推进“4050”工程,全年开发“4050”项目25个,提供就业岗位3000个,已经招收从业人员2151人。

居民收入和储蓄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区职工年平均工资达19091元,比上年增长14.4%;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6602元,比上年增加450元,增长7.3%。

随着收入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明显增加。据抽样调查,年末平均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彩电139台、摩托车(助动车)113辆、洗衣机79台、热水器79台、电话机116台、影碟机21台和家用空调41台,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又有了新的提高。

居民储蓄继续增加。年末全区城乡居民在各金融机构储蓄余额达106亿元,当年新增22.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6.6%。

说明: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待正式年报编制完成后,以年度统计年鉴数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