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商旅文产业联动,旅游节庆活动丰富多彩。年内,成功举办了“2006金色炫动恒隆国际时尚名车展”、“艺术法国家中绽放---2006年法国家居装饰艺术展”等会展活动。以“和谐静安,精彩生活”为主题,静安都市“咖啡文化节”、“上海弄堂风情游”等主题活动受到游客的好评。静安区现代服务业合作交流会暨杭州休博会“面向长三角、宣传金三角”主题周活动成果丰硕。年内,上海国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上海华亭海外旅游公司、上海中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上海强生旅游公司被评为2005年度全国国际国内旅游百强企业。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会务会展业发展不断加快。年内共举办各类会展1504场次,参展人次达到813万;承办各类会议4309场次,参会人次达到33.67万。全年会展会议营业收入累计达到2亿元。 工业与都市创意产业园区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0.36亿元,比上年下降2.7%。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1.91亿元,比上年下降0.5%。工业生产产销衔接良好,全年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9.3%。 工业“小巨人”企业不断壮大,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97亿元,比上年增长30.6%。年内,落实“小巨人”2006年度发展项目申报20个,总投资4290万元;完成九百食品松江新厂建设项目;西区老大房开始生产;新世纪宝山新厂、正章宝山新厂全面建成。至年末,全区开设自主品牌连锁店40家;《静安自主品牌8+X实施方案》确定若干个工商业自主品牌;正章、亚新连铸公司专利新产品开发正在积极推进。 推进工业老厂房升级改造,园区建设注入新内涵。年内,引进现代商贸、文化传媒、咨询策划、时尚设计等创意类商家50户。全年园区共实现税收收入6088.6万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上缴区内税收3753万元,比上年增长26%。至年末,全区都市产业园和创意产业园12个,建筑面积达9.34万平方米。年内,“98创意园”、“静安创艺空间”和“3乐空间”三个园区被市经委授予“上海市创意产业集聚区”。至年末,静安已有“上海市创意产业集聚区”6个。 二、改革开放 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 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年内,积极推进商业集团资产重组,完成九百股份的股权分置改革,开开股份的股权分置制改革进入操作程序。 国资管理体系逐步完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年内,“三重一大”制度和重大决策、重大投资项目报告备案制全面落实。专职监事长、外派财务总监等各项监管制度进一步推进。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薪酬管理改革开始启动。全年审计和其他专项审计87项;审理资产评估项目23项,总资产27.45亿元,资产评估核准3项,资产总额9.71亿元;审理各类股权变动50户(次);上年57户亏损企业扭亏面达到40%。完成对监事长、财务总监、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轮训工作。《国资监管信息系统一期》已覆盖区域国有企业,系统运行有序。 工商登记 服务与投资环境不断完善。至年末,全区现有企业注册总数8376户。其中,国有企业523户,集体企业551户,股份合作制企业439户,有限责任公司1196户,私营企业4332户,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42户,外商投资企业425户,在本地区注册的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企业分支机构和办事机构497家。 国内合作与招商引资 国内合作取得新进展。年内全区新增国内外来沪投资企业865户,注册资本总额13.79亿元,新增地方税收2.29亿元。其中,商贸流通业企业303户,注册资本2.75亿元;房地产业54户,注册资本3.67亿元;专业服务业企业300户,注册资本总额5.25亿元;宾馆会展旅游业企业12户,注册资本0.05亿元;文化生活服务业企业94户,注册资本0.57亿元。 对宜昌夷陵等地区的援助力度不断加大,全年投入对口帮扶资金632万元,落实4个对口支援项目。免费为夷陵区95名干部进行房地、纪检、人事、旅游等业务培训,协助杭州西湖区、烟台以及安庆在沪开展招商会展活动。年内,向新疆阿克苏地区教师培训中心、温宿县委组织部、老干部局以及宜昌市夷陵区捐赠面包车1辆、轿车3辆。年内,接待各类来访代表团40批386人次,领导出访7批67人次。至年末,全区与18个省市的27个地区签订了友好协议,并开通了全市合作交流系统首个区级网站——“静安友好往来”主题网站,为加强国内合作交流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 吸引外资 外商投资领域不断拓展。全年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178个,比上年增长33.8%;合同利用外资总额4.52亿美元,同比增长4.4%;实到外资总额2.5亿美元,增长24.4%。全年现代服务业吸收外商投资企业创历年新高。总部型经济集聚效应显现。年内,区内新落户世界500强企业1个,跨国地区总部1个,在全市九个中心城区中位列前茅。年内成功审批了宝格丽商业、古驰贸易、蒂芙尼商业、菲拉格慕时尚商业、意美家商贸、载思商贸、上海广告、环汇咨询等世界知名项目,实现商业、咨询业、广告业吸收外资在全市各区的领先。全年外商投资企业共上缴税收41亿人民币,占全区完成税收总额的51.6%。 外贸出口 以优先发展加工贸易,支持企业自营出口为重点,不断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外贸出口保持持续增长。全年完成外贸出口总额3.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一般贸易完成出口2.49亿美元,增长4.6%;加工贸易完成出口6268万美元,与去年基本持平;全年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出口总额3255万美元,同比略有下降,占全年出口总额的比重达10.4%。出口市场呈现多元化。至年末,全区出口商品达20多个大类、100多个品种,出口市场扩展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友好交流合作有新进展。年内,与美国、法国等国驻沪领事馆商务处协作,举办了“法兰西家居装饰艺术展”、“上海--洛杉矶商贸交流”、“中法企业合作洽谈会”、“德国黑森—图林根州立银行考察团”等经贸活动。接受了印度、意大利政府为市重点建设项目——“戏剧大道”捐赠的世界文化名人青铜雕像。安排区领导会见葡萄牙、意大利、印度、澳大利亚等国的驻沪总领事,并出席领馆的相关活动。举办了“中日友好纪念植树”等大型涉外活动,全方位推动了对外交流与合作。 社会经济、文化交流活动频繁。全年完成重点外事接待任务34批924人次,外宾分别来自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丹麦、德国、危地马拉、韩国、马其顿、葡萄牙、哈萨克斯坦、新加坡、英国、法国等国家和国际特奥会、国际定向行走协会、国际道德重整协会等国际组织。年内,纳入上海市与德国汉堡市友城项目框架的民立中学和德国玛琳塔中学开展了年度交往。育才中学国际部正式启动,首批韩国学生开始了在我区中学的学习生活,标志着具有静安特色的精品教育迈向国际化。德国海勃朗中学、阿斯卡中学、澳大利亚圣彼得学校、新加坡达善中学等组团来访,与我区育才中学、市西中学、培明中学进行了实质性交流活动。安排英国《金融时报》、德国《法兰克福报》、澳大利亚电视台等境外媒体的采访拍摄活动,以及邀请美国驻沪总领馆官员观摩人大代表的选举实况。国际特奥会、国际定向行走协会及国际道德重整协会日本分会也先后来访,就2007年国际特奥会重症项目赛事场馆、盲人定向行走工作等进行考察交流。欧莱雅(中国)集团公司总裁、总经理意大利籍人士盖保罗先生荣获“上海市白玉兰奖荣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