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6)
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平稳较快增长。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801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商品性消费10915元,增长11.7%,增速高于服务性消费5.1个百分点。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5%,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年末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11.7辆,比上年末增加4辆;电脑80.33台,增加7.93台;移动电话190.40部,增加11.33部。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926元,增长7.3%;其中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15.3%,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13.4%。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5%,下降0.4个百分点。年末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生活用汽车11辆,比上年末增加2辆;电脑23台,增加4台;移动电话162部,增加16部。 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扩大了廉租房、限价商品房保障范围,建设保障性住房770万平方米,为16万户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保障,向5万户低收入家庭发放租房补贴。加快对旧楼区的综合整修,12.3万居民受益。年末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9.8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8.48平方米,分别比上年末增加1.36平方米和1.19平方米。 社会保障 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社会保障范围不断扩大。城乡职工参加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保险人数不断增加。建立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社会保障制度从城镇到农村、从职工到居民的全覆盖,在全国省级单位中率先实现城乡居民社会保险一体化。年末享有各类医疗保障的人员达929.2万人,增长10.3%;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444.1万人,增长11.3%。养老保险参保人员401.5万人,增长6.6%,其中离退休人员136.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职工239.2万人,增长2.9%。工伤保险参保职工292.2万人,增长6.3%。生育保险参保人员204.6万人,增长4.1%。 社会福利与救助 社会救助力度进一步加大。提高了优抚对象抚恤、城乡低保、特困救助标准,29万人受益。实施了困难家庭帮扶和重症患者救助制度。为农村老年人和城镇无保障老年人按月发放生活费补贴,62万人受益。政府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17万人,城乡低保对象25.2万人,其中城镇低保对象17.9万人。年末全市有救助站11个,全年救助1.74万人次。截至年末,全市各类福利院拥有床位2.49万张,在院收养1.73万人。新(改、扩)建一批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和老年日间照料服务站,年末老年日间照料服务站拥有床位1487张。社区服务设施达1827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8.3亿元,筹集彩票公益金2.56亿元。接受社会捐赠1.06亿元。 注: 1.2009年各项统计数据为快报数。 2.全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包括全部国有(含国有联营、国有独资)工业企业和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 4.各级各类学校数、在校学生数及每万人口拥有学生数统计口径为普通高校、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普通中学和小学合计。 5.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包括参保职工和参保退休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