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1-06 上海市统计局

公务员队伍结构不断优化,能力素质不断提升。全年公开招录公务员45名。规范区内事业单位招聘行为,清理区事业单位机构和编制工作。年内,31个事业单位考试聘用76人,核销事业建制2家,核减人员编制66个。

教育

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全年区级财政用于教育事业费的支出7.07亿元,比上年增长9.8%,占区级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14.3%。

调整优化教育布局,基础教育整体质量不断提高。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和3-6岁儿童入园(班)率均达到100%。至年末,全区共有幼儿园15所、小学13所,普通中学15所,职业学校1所,业大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总数33402人。其中,托儿所学生341人,幼儿园学生4006人,小学生9174人,中学生15518人,职校学生2521人,业余大学学生1792人,特殊教育学生50人。本年度上海市教育科研项目立项率高出全市平均20个百分点。

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全区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稳定在98%,全区大专以上学历人口比例不断提高。广泛开展"迎世博、学双语"活动,市民运用外语交流的普及率不断提高。招生工作平稳有序,中考、高考成绩突出。

文化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全年区级财政用于文化事业费的支出达1725.23万元,比上年增长38%。

塑造静安文化品牌,区域文化品位得到提升。年内,召开由德国、印度等五国文化领事参加的中外文化交流通报会。成功举办戏剧大道文化艺术节和戏剧大道定期论坛。广场文化引入日本、挪威、新西兰、墨西哥、意大利、美国、德国等国的交流活动。静安文化资源进一步挖掘。戚毕越剧艺术等8项列入上海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枕流公寓挂牌“文化名人楼”为全市首创。

强化文化基础管理,群众文化生活彰显特色。重点提升区内文化馆、图书馆、文史馆以及四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服务水平和功能。全年共开发各类艺术培训班16个,开设各类活动项目达50多项,免费提供各类活动场地达800多场次,受益人群达57000余人次。玉兰书院、玉兰展厅等文化阵地举办经常性的文化活动,服务达60817人次。全年群文工作荣获各类奖项46个。至年末,全区共有区属文化单位13个。区级图书馆1个,接待读者52.32 万人次,图书馆读者活动355场次,参与人数4.2万人次。文史馆接待参观8.1万人次,举办各类文化宣传活动66场次,吸引2.3万余人次参加。年内,组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总场次5.98万,参与人数95.8万。其中重大活动9次,参与人数1.8万;业余文艺团队活动场次5.2万,参与人数45.6万;社区中心办班及各类活动1.7万场,参与人次47.5万。区内影院接待观众51.1万人次,放映(演出数)1.3万场次。

文化市场规模继续扩大,文化市场监督力度持续加强。年内,新增文化娱乐行业协会会员17家。引进文化娱乐项目9个,国内知名娱乐企业北京京华娱乐落户中凯广场。上戏实验剧场扩建工程和儿童艺术剧院南广场土建工程顺利完工。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进展顺利,国际创意大师霍金斯工作室等品牌机构争相入驻。文化执法专项整治和联合执法获成效,演出市场管理走在全市前列。全年,处罚音像制品违规经营场所17家。网吧管理继续保持基本没有未成年人进入的良好态势。

卫生与食品药品监督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全年区级财政用于医疗卫生的支出达1.42亿元,比上年增长21%。

健康城区建设工作保持全市领先。至年末,区内共有卫生机构110个。其中,公立医疗卫生机构30家,内设医疗机构32家,民营医疗机构48家(其中个体诊所16家)。全区常住人口无甲类传染病发生,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40.67/10万,继续处于全市较低水平。计划免疫全程接种率达99.8%。依法开展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监督,全年共出动卫生监督员9893人次,监督检查2962户次。完成区内85家企事业单位食堂食品安全等级评定和34家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等级评定。对560户违法食品药品经营单位进行处罚,罚没款总额263万元,名列市局系统前茅。年内,获得“上海市健康城市伤害防制示范区”荣誉称号,被命名为“世界卫生组织安全社区”。健康楼宇建设深入推进,居民主要健康指标继续位于全市前列。

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成效显著。全年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工作数量为124.18万人次、163.60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21.8%和10.9%。门诊均次费用比上年下降4.5%,床日费103.24元,远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卫生资源整合配置不断优化。完成区精神卫生中心扩建项目并投入使用。新建区老年健康中心、公共卫生中心已获准立项。静安寺、曹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移建已明确选址。

“十百千”人才队伍建设工程顺利推进。组织区内外专家遴选和评审已申报的120余项学科项目和研究课题。选派高级医师和青年公共卫生管理人员赴美国、澳洲、新加坡等国短期进修培训。全系统年内在建市级研究课题10项,区级4项。曹家渡、石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全市第一批全科医师市级实习基地。

体育

全民健身卓有成效。年内成功举办了静安区第十届运动会。本届运动会职工组共有89个代表团参加比赛,比上届区运动会增加22个。其中,青少年组共有14所小学、12所初中、8所高中全部组团参加比赛。老年组共有五个街道组织了代表团。积极开展“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组织了奥运火炬手选拔、全民健身月、商务楼宇运动会、全民健身节、首届太极拳比赛、市民篮球挑战赛等群众体育活动。

体育赛事精彩纷呈。年内组织了特奥会机能项目赛事、世界杯花剑赛等项国际体育赛事。举办了东丽杯国际马拉松健身跑、上海市青少年击剑赛、上海市中小学生国际象棋锦标赛等多项国内体育赛事。

“体教结合”促进校园体育稳步发展。年内组织全区中小学生开展“阳光1小时”体育活动,对中小学校体育教师进行了十期培训,基本普及到每一个体育教师。育才等四所中学被评为市传统体育学校。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我区培养的11名运动员参加了全国城市运动会,共获得金牌6枚、银牌1枚、铜牌2枚。举重运动员张郑在2007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获75KG+级冠军。击剑、田径、围棋、武术等选手在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完善体育场馆管理,加快设施建设。年内顺利完成夏季游泳开放,顺利开展新建少体校工程。完成占路彩票亭棚整治,建立体育彩票专营店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