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吴中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交通运输业 交通建设继续加快,公路、航道网络不断强化,综合运输能力得到提高。2004年全区实现交通运输业增加值8.28亿元,较上年增长15.0%。2004年末全区公路总里程421公里,其中三级以上公路379公里,内河航道通航里程333公里,拥有机动运输车23680辆,其中:汽车23612辆。交通系统全年完成客运量1637.9万人次,旅客周转量36260万人公里,较上年分别增长145.7%、107.67%。 国内贸易业 2004年全区市场消费稳定较快增长,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汽车、通信类产品以及与住房相关的商品消费进一步扩大。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连锁业发展势头强劲,规模效应凸现,成为最显成长性、最具活力的市场经营业态。流通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市场建设迈出新步伐。全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84亿元,同比增长19.5%,较上年回升了4.4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6.39亿元,增长16.9%,餐饮业9.41亿元,增长28.2%。 金 融 业 金融业不断强化服务功能,各项业务稳定发展。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70.8亿元,比年初增加39.3亿元,增长17.0%,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41.5亿元,比年初增加17.5亿元,增长14.1%,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13.8亿元,比年初增加28.8亿元,增长15.6%。其中: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55.2亿元,比年初增长18.7%,其中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136.7亿元,比年初增长15.7%,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03.5亿元,比年初增长17.5%。 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稳步发展。结合城镇拆迁改造,积极营造和改善环境,打造绿色人居,开发建设了一批环境优美、物业管理健全的高品位住宅小区,提高了全区房地产业的档次水平。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9.98亿元,商品房施工面积164.74万平方米,增长61.6%,商品房销售面积45.89万平方米,增长28.2%,销售收入17.53亿元,增长96.6%。存量房交易面积88万平方米,交易额11亿元。初步形成了能满足不同收入阶层居民住房要求的住宅供应体系,物业管理也在规范中提高市场化程度。吴中区已成为苏州城南新的人居中心。 旅 游 业 旅游市场十分繁荣,一扫上年SARS影响的阴霾。成功举办了第八届“苏州太湖梅花节”暨第三届“太湖之春”旅游月等大型节庆活动和“太湖之旅——苏州吴中(北京)旅游推介会”、“‘休闲太湖’、‘精彩吴中’苏州吴中(深圳、珠海)旅游招商推介会”等宣传促销活动,进一步扩大了我区特色旅游知名度。组建了苏州吴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区属景区景点和旅游企业资产得到有效整合。加快了古村落、文物、景点保护和开发的步伐,明月湾等古村落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宝带桥、紫金庵等一批文物古迹得到修复,灵岩山环境整治三期工程进展顺利,建成了澄湖出土文物展览馆等一批景点。据统计,全区累计接待旅游者406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7.7%。同期接待海外旅游者8.94万人次,同比增26.4%,实现旅游总收入32.4亿元,增长20%。 二、体制改革与双向开放 2004年,全区各级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逐步建立各个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扩大对外开放,加大私营经济的扶持力度。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区属工业企业、区级机关下属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妥善处理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遗留问题,实施再就业援助和社保补贴政策,解决近千名改制企业下岗职工和大龄职工的就业问题。 事业单位改革 认真处理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中的遗留问题。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对全区事业单位进行了梳理和分类。 农村改革 全面推进社区资产、土地、农产品、物业、旅游休闲农业股份合作等“五大合作”为重点的农村改革。全区新组建各类合作社、协会26个,累计达到70多个,新增4万多受益农民,累计达到12万人,占全区农民的30%以上。木渎镇实现了村村组建资产股份合作社。 其他改革 认真开展全区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组建“苏州市吴中区国裕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区属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开展了市政公用事业运作机制改革,城区道路两侧乱涂乱贴清洗、非机动车辆停放管理及苏苑、龙西街道住宅小区卫生保洁等实现市场化运作。全区医院及镇卫生院委托经营管理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对外贸易 2004年,全区对外贸易增长迅猛。全区完成进出口总额28.89亿美元,其中:出口15.70亿美元,进口13.19亿美元,同比增长均为50%。其中:外国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进出口总额25.97亿美元,其中:出口13.35亿美元,进口12.62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2.5%、58.1%和46.9%,分别占全区总量89.9%、85.0%和95.7%;全年自营企业实现进出口总额2.32亿美元,其中出口1.81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7.4%、16.9%。全区加工贸易(含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实现进出口总额19.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5.5%,占全区总量的66.7%,比上年提高6.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0.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5.3%,进口9.1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5.6%。一般贸易实现出口5.59亿美元,进口1.5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8.4%和63.1%。全区对亚洲进出口增长56.7%,欧洲增长45.5%,拉丁美洲增长58.5%,北美洲增长20.6%,大洋洲增长69.3%,非洲增长46.3%。贸易伙伴按进出总额排列前五名依次是日本、台湾、美国、欧盟和香港,进出口总额分别为6.89亿美元、4.45亿美元、3.97亿美元、3.75亿美元和3.62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2.6%、35.7%、20.9%、49.3%和82.6%,五者合计占全区进出口总额的78.5%。我区对台湾、日本和韩国三地仍然存在较大的贸易逆差,分别达2.91亿美元、1.43亿美元、0.93亿美元,而对美国、香港、欧盟和英国呈明显的贸易顺差,分别为2.65亿美元、1.80亿美元、1.78亿美元、0.77亿美元。全区实现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18.1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9.1%,占全区总进出口总额的63%,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实现纺织原料及纺织服装进出口总额4.7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出口3.76亿美元,增长15.9%,分别占全区总量的16.5%和23.9%。 利用外资 2004年,在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改善投资环境的同时,继续实施“巩固台港、主攻日韩、开拓欧美”招商方针,积极组织小分队多批次地出国、出境到台港、赴日韩、进欧美和去南方以及上海、浙江等地高频率外出招商,全区外向型经济保持稳步健康发展势头。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21家,增资154家,新增合同外资22.6亿美元,新增注册外资12.5亿美元,同比增长0.6%;实际利用外资完成8.3亿美元,同比增长18.2%。苏州市吴中经济开发区依然是我区吸引外资的主要场所,全年共引进外资项目79只,完成注册外资8.1亿美元,分别占全区总量的35.8%和64.8%,高居榜首。年末全区登记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有1169家,投资总额74.1亿美元,注册资本36.6亿美元,其中外方认缴33.7亿美元,较年初分别增长16.8%、30.5%、30.7%、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