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挖掘区域人文资源,加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成功创建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区,通过全国文化先进区复评。静安区被上海市文管委定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文物调查阶段验收试点区,并在中心城区率先通过验收;完成实地调查登记文物点 311 处,其中复查 220 处,新发现91 处。扩大区域历史文化遗产影响,推进以街尚文化为重点、商旅文相结合的活动项目,结合“5·18”国际博物馆日,举办了静安名人名居画展,第四届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完成“城市文化印记”迎世博重点项目,对陕西北路进行了保护性修缮;修缮“张园大客堂” ,再现“映像张园” ;设计开发静安网上博物馆,实现静安经典景点的“虚拟游” 。 打造静安文化名片,现代戏剧谷品牌效应日益凸显。现代戏剧谷经过战略目标的确定、发展规划的制定、首批上海市文化产业园区的认定、艺术家工作室的入户等系列举措的实施,取得了重大进展,成功举办了两个演出季以及白领艺术节、福布斯现代戏剧谷论坛等系列活动。其中,两个演出季展出了 35 台原创剧目共 500 场演出,数十万观众参与,新华社、法新社等 60 余家国内外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现代戏剧谷正成为静安文化特色区建设的重要品牌。 加强联合执法力度,区域文化市场环境良好发展。成立“静安区影剧院联盟” ,重点对歌舞娱乐、游艺场所、网吧、音像制品等 19 个项目进行了执法监管,受理举报 46 起,稽查 724 次,出动稽查 3028 人次,稽查场所 4464 家次。立案数 59 个,立案处罚 32 起,收缴物品 8712件,与工商、公安等部门联合开展执法行动 66 次。 卫生与食品药品监督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成功创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全年区级财政用于医疗卫生的支出 2.14 亿元,比上年增长 7.5%。 深入推进健康城区建设。至年末,区内共有卫生机构 99 个。其中,公立医疗卫生机构 28 家,内设医疗机构 24 家,民营医疗机构 47 家 (其中个体诊所 14 家)。全区常住人口无甲类传染病发生,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 58.7/10 万。计划免疫全程接种率达 99.70%。 疾病防治网络和应急处置系统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坚持联防联控,积极应对甲型 H1N1 流感等重大疫情,流感疫苗接种工作有序开展。区属各医疗单位组建应急队伍,强化全天候防病值班制度,完成 3000 余人次专业技术人员防控知识培训,落实 1400 余人次流行病学调查,追踪管理密切接触者 112 人,实施自主医学观察 48人,对 36 个场所进行了消毒;组织区级专家 188 人次开展病例会诊,对辖区内医院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全覆盖执法检查 120 余户次;在商务楼宇和建筑工地开展防控甲型 H1N1 流感综合演练。至年末,全区自愿接种甲型 H1N1 流感人数 27813 人,实际接种数 17189 人,接种率61.80%。南京西路沿线大型餐饮企业和星级宾馆创建无烟区。完成1808 名小学二年级学生新生恒牙窝沟封闭工作。加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扩大无业贫困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的品种和范围,对全区 74 名免费服药的病人进行了全身免费体检。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严格执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药品零差率政策,居民群众看病就医更加经济便捷。 卫生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完成区中心医院“盈邦大楼”改造工程并正式投入使用。静安老年健康中心正式启动地块动迁。曹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结构封顶。完成区医疗保险事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医疗保险工作有序开展。年内,续派 4 批 14 名医务人员支援灾区,开展“静安石羊光明行”项目,为灾区特困白内障患者提供免费治疗。安排石羊镇二批医务人员来静安区中心医院和石门二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习培训,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卫生局签署结对帮扶工作框架协议。 依法开展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监督,推动区府重点工作深入实施。年内,实现本区小餐饮单位食品卫生许可证亮证率 100%,餐饮具清洗消毒达标率 100%,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上岗率 100%。确定 5 个食品安全示范街区,136 家抽查单位评定结果良好 36 户、一般 100 户;开展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年内对 11 次重大活动进行食品安全保障,保障人次 40340 人,快速检测 857 件;实行零售药房“五星”监管。完成对 47 家药品零售企业的“星级”评定检查。大力开展专项整治,全年对食品类案件处罚 455 件,罚没合计 147.8 万元;对药品类案件处罚36 件,罚没 53.18 万元;抽检食品 604 件,合格率 83.6%;环节样品1680 件,合格率 81.3%;快速检测 5062 件,合格率 98.3%;抽检药品469 件,不合格 10 件,不合格率为 2.13%;医疗器械专项抽样 16 件,不合格 8 件,不合格率为 50%;药品包装材料 2 件,均合格。年内,本区未发生一起集体性食物中毒及药害事件。 “质量和安全年”活动成果显著。把好食品质量源头关。全年出动监管人员 170 余人次,巡查企业 54 家次,巡查发现不合格项 12 处。抽检产品 16 个,产品抽检合格率达 93.8%。强化计量监管,实施计量惠民。全年开展计量检查 9 次,检查单位 78 家,计量器具 2003 台 (件),定量包装商品 6 种 70 件,超市自包装商品 235 件。受理产品质量申诉62 起,主要涉及高档箱包、名牌皮鞋、钻石等奢侈品和家具、乳品等日常消费品,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 150489 元。 体 育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09 年区财政对体育事业业务经费投入2073.85 万元,比上年增长 6.6%。 全年围绕“全民健身与世博同行”主题,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年内,静安公园和静安体育馆分别举行“全民健身日”活动仪式和社区羽毛球公开赛、楼宇乒乓球比赛;在蝴蝶湾公共运动场举行篮球挑战赛;在曹家渡社区公共运动场举行笼式足球对抗赛;在全区各中小学校对外开放的操场举行静安区篮球对抗赛等群众性体育比赛。 倡导科学训练,加强国际交流。年内,成功举办空手道国际交流赛、国际剑联男女花剑世界杯赛、第十一届全运会击剑预赛及全国击剑冠军赛团体赛,并承办了“东丽杯”国际马拉松健身跑等体育赛事。本区男女花剑世界杯赛赛区被评为全国体育竞赛最佳赛区。在全国“新人王”围棋比赛中,静安区培养的二名运动员分别夺得冠军和亚军。在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上,本区培养输送的 42 名运动员进入决赛,有 32 名队员进入前八名,共获得 1-3 名各 3 个,4-8 名共 12 个。其中由静安培养的 5 名主力队员组成的上海男子排球队勇夺全运会男子排球冠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