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8)

2010-04-01 上海市静安区统计局

积极推进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启动“劳动关系和谐示范单位”创建,劳动关系协调工作不断深入开展。全年受理劳动仲裁案件 1696 起,结案 1503 起,其中调解 1072 起,调解率达 71.3%。加强对企业劳动关系的指导和服务,鼓励企业实行更加灵活的工时制度,全年办理企业不定时、综合计时工作时间审批 320 户;审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 234 份,工资集体协商覆盖人数 41654 人;受理工伤认定609 件;办理 《工资总额使用手册备案 》 2000 余户;审核办理 200 人次高龄无保障老人纳保工作。劳动监察坚持说服引导在先,依法处置在后,全年检查用人单位 647 户,涉及从业人员 49288 人。

社会福利、救助与居家养老

加大对低保边缘群体的救助力度,困难群体生活保障更趋全面。全年实施社会救助帮困 24806 人,达 18.29 万人次,投入金额 6086.25 万元。其中政策救助 10.44 万人次、救助金额 2313 万元。继续保持 100%的社会救助服务网络覆盖率;大力推进“综合帮扶进社区,专项助困惠万户”实事项目,基本形成本区的综合帮扶体系框架,继续保持 100%的社会救助服务网络覆盖率;元旦、春节送温暖政府共投入救助资金约534.16 万元,其中政策性节日救助 217.53 万元,区叠加补助 316.63 万元。另外,社会各界帮困送温暖 558.05 万元,全区共有 2 万余人受益。认真组织“募捐衣被、温暖灾区”社会捐赠活动,接收社会捐款 17.55万元,接收募集衣被 2575 包,5.2 万件。建成“阳光家园”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和 5 个社区精神残疾人日托站,残疾人社区保障和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双拥优抚与安置工作深入扎实。全年投入 21.4 万元,为 680 名重点优抚对象和军队离退休干部提供社会化服务;为 194 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 174 万元节日困难补助;为 188 名义务兵发放优待金 380 万元;为18 名驻区部队困难官兵发放帮抚助困金 49900 元;全年有 13 名随军家属得到妥善安置;25 名退役士兵通过引导参加了由政府补贴的职业技能培训,3 名退伍士兵被全日制高等院校录取,80 名退役士兵得到妥善安置,其中自谋职业 75 人,占总数的 93.75%,位居全市中心城区第一。全年接收安置军队离退休干部 13 名。

“保基本、全覆盖”的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深化,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年内,以“乐龄一卡通”为载体,“夕阳工程”--社会化居家养老管理服务平台建成并开始运行。全年新增养老床位 180 张,新增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 2 家、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 12 家。至年末,全区共有老年日间服务中心 8 家,社区“乐龄家园”助老服务站 33 个。全年共为26727 名老人提供助餐、助浴、助学、助洁、助困、助医等“十助”服务。其中,得到市、区两级政府补贴服务的有 4662 人,得到助餐服务的共有 2656 位老人,其中到站点就餐的有 1973 位、送餐上门的有 683位。为本区 100 位困难老人免费安装了全口义齿。强化为老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进一步促进为老服务项目的标准化、规范化。“乐龄家园”被评为上海市民政系统十佳服务品牌。“静安 90 岁以上高龄老人每人每天享受一瓶牛奶”的惠民举措年内在全区实施。

廉租住房租金配租和实物配租受益面进一步扩大。至年末,全区配租 2462 户,比上年增长 32.8%;补贴资金 3696.12 万元,增长 49.5%;居住面积 25555 平方米。其中实物配租 17 户,租金配租 2329 户,配租率达到 97.7%。住房保障工作得到加强,三林基地经济适用房建设加快推进。

司法与法律服务

依法开展审判,深化司法为民举措。全年受理各类案件 7663 件,比上年下降 13.5%;审结 7678 件,比上年下降 13.8%。其中,受理刑事案件 439 件,比上年上升 4.5%;审结 439 件,上升 4.5%。受理民商事案件 4899 件,比上年下降 20.8%;审结 4898 件,下降 21%。受理行政案件 76 件,比上年下降 55.6%;审结 74 件,下降 56.2%。受理执行案件 2218 件,比上年上升 7.4%,审结 2237 件,上升 7%。

法律服务业能级进一步提升。年内,引进或新建高成长型的律师事务所 11 家,优化淘汰律师事务所 5 家。至年末,全区律师事务所 129家,执业律师 1520 名,其中博士 53 名,硕士 528 名,本科 902 名,三者合计占全区律师总数的 90%以上,分别约占全市律所、律师的七分之一,律所和律师人数均列全市第二。其中,静安律师队伍中“海归”人数有 149 人,占全区律师总数的 10%。至年末,区法律援助中心共接待法律咨询 1599 件,接听“12348”法律咨询热线 4396 起,受理法律援助案件 182 件。

至年末,全区刑释解教人员 783 人,申报户口率达 99.8%,安置就业率 96.7%,帮教率 100%;重新违法犯罪率 1.2%,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全区共有社区服刑人员 114 人。

社会治安与防控

维护城区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完成市“两会” 、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访华、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安保、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访沪等 132 批 218 场次警卫任务,以及 2009 年度上海春季房展、上海公共安全产品展、2009 年中国 (上海) 婚庆消费博览会等 168 起大型活动的保卫任务,确保了警卫对象及相关活动的绝对安全。

严厉打击、严密防范,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年内,组织开展由 25个专项行动组成的“迎世博、保平安”打击整治攻坚战,持续不断地对治安复杂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开展集中整治,有效净化了治安环境。侦破各类刑事案件共 1235 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 1482 人次,其中起诉 416 人、劳教 102 人、逮捕 357 人。全年刑案 2200 起,比上年下降 1.8%,降幅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0.5 个百分点,刑案总量在 19 个区县中最低,本区刑事案件万人发案率为 62.889 起/万人,比上年下降2.1%。110 报警类案件处警数比去年下降 35.2%。

服务在先、管理在前,维护城市公共安全。全年共发生违法治安案件 3743 件,比去年上升 3.8 倍;查处治安案件 1042 起,查处率27.8%;交通事故 2515 起,下降 14.7%。火灾 53 起,上升 76.7%,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29.58 万元,同比 4.39 万元上升 5.7 倍。“公安 110 接处警”在“上海市迎世博 600 天文明指数”第二个 100 天测评中位列全市第四,第三、第四个 100 天测评中均位列全市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