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6)
积极完善体育场馆投入、管理和服务机制,体育综合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年内,区少体校建设工程按期完成,新增体育场地面积 1.1 万平方米。区体育中心游泳馆维修改造工程有序推进。年内,更新区内健身苑点健身器材 196 件、整新 685 件、保养 96 件,健身设施完好率达到 97%以上。曹家渡街道昌平路笼式足球场、南苏州路大田路的三片网球场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年内,区体育局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信息化建设 紧紧围绕打造“国际静安”的目标,着力提升全区信息化的水平和能级。全年建设信息化应用系统 40 个,其中 MIS 系统 26 个,网站 12个,视频点播录像系统 1 个,视频会议系统 1 个。 “上海静安”门户网站知晓面不断扩大,应用度不断加深。网站平均每天接待网络访问用户约 3,057 人,平均访问时间超过 20 分钟/人。网站全年发布各类信息总计 19,049 条。网上办事加速推进,网站公布办事事项 483 项,80%的行政许可事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实现了网上受理、状态查询和结果反馈。互动功能不断深化,收到网上咨询1,485 件,网上信访 1,713 件,咨询信访按时办理率达到 80.24%,网站信访总量同比上升 12.5%。 网上政府信息公开深入推进。全区 43 个政府部门公开政府信息条,其中主动公开信息 1,176 条,依申请目录 763 条,在“上海静安”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内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累计 4,475 条,依申请公开累计 1,103 条,共累计信息达 5,578 条。文件目录备案制度继续推进,2009 年全区 43 个政府部门报备公文 3,315 条。政府信息公开专栏页面访问总量达人 4,125,688 次,接受市民网上咨询 3,853 次。 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区域诚信环境不断优化。加强信用信息的依法公开,主动公开商业企业诚信档案、诚信收费、财务信用、经营许可、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 348 条;进一步扩大诚信档案覆盖率,静安南京路地区商业企业诚信档案覆盖率达到 92.7%。 社区信息化综合服务持续推进。全年完成社保卡申领 9,892 张,补换卡 13,850 张。 精神文明与社区和谐建设 迎世博 600 天行动出成果,城区文明程度不断提升。按照“精彩世博、文明先行”的要求,加大宣传教育和社会动员力度,通过媒体,重点反映全区迎世博行动的特色和亮点;推出柏阿姨卡通形象,制作发放世博徽章、台卡、海报、“柏阿姨讲世博”漫画、“迎世博、办世博、看世博”系列市民手册等宣传品 84 万份;利用公共空间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世博宣传片和宣传口号;在全区工地围墙、景观道路设计制作公益广告,营造宣传氛围。扎实推进静安寺街道世博主题实践区建设,社区的形象文明、功能文明和素质文明同步提升。紧扣“擦亮窗口见行动,服务世博作贡献”的要求,全面落实 《静安南京路服务标准化指标体系》,切实加大服务行业培训和管理力度,窗口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迎世博“三五”集中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区环境、秩序、服务等公共文明水平明显提高,在 2009 年四次迎世博 600 天行动百日文明指数测评中,本区分别获得全市综合排名 3 次第一、1 次第二的优异成绩。 推介国际静安良好形象,聚焦文明先行区。注重将文明创建与国际静安建设工作紧密结合,根据区委提出建设文明先行区的要求,与专业机构联合开展 《国际静安的文明素质研究》,构建文明先行区长效管理机制。以“国际静安”为主题,设计更新公益广告,在公共区域电子显示屏加播“国际静安”形象宣传短片,举办“国际静安”杯“在迎世博的日子里”白领手记征文大赛、“走进世博,挑战视觉”大型立体画展览等大型活动,设计制作 《TIME OUT 漫步静安》 手册、 《穿越经典—— —上海世博人文地图静安卷》 等宣传品,免费向市民和游客投放。全年在中央和市级媒体上发表静安新闻 400 多篇,其中在 《解放日报》、《文汇报》、 《新民晚报》 头版刊发报道 16 篇次。完成 2007—2008 年度市、区级文明单位、文明小区等文明创建评选。中央文明办组织对“全国文明城市 (区)”进行复查中,本区位列全国第一。 和谐社区建设持续深化。以“归口管理、明晰职责、扁平运作、高效行政”为原则,平稳有序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机制调整优化工作,进一步明晰条块职责、规范工作流程、健全联动机制,为构建和谐社区共同体提供了坚实的体制机制保障。圆满完成第九次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直选比例达到 81.2%,居民区党组织领导核心和居委会自治主体作用进一步发挥,居民区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得到加强。积极构建立体化的社区服务网络,建成区社区服务中心、5 个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和石门二路街道、静安寺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新建新泰综合市场,社区公共服务效能和居民满意度不断提升。 五、人民生活 工会与妇女儿童 工会组织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年全区新建楼宇工会联合会 4 个,楼宇工会建制率达到 92%;净增工会组织 52 个,覆盖单位净增 362家;新增会员 5138 名,全区会员达到 100146 名。重点推进世界 500 强等跨国公司及区纳税 50 强企业建会,年内惠氏制药、宏安瑞士大酒店等一批知名企业建会。江宁路街道总工会组建了餐饮行业工会联合会。 职代会制度建设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实现新发展。面对金融危机,发挥楼宇职代会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维护职工利益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联合区企联发起了“共同约定”行动,企业经营方做出了尽量“不裁员、不减薪、不降低福利”的承诺,使“共同约定行动”在较短的时间内,在全区 2500 多家企业中全面展开,覆盖职工 5.9 万名,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同时,推动楼宇职代会制度与“共同约定”行动的对接,将“共同约定”的内容纳入职代会表决通过的集体合同条款,赋予其法律效力。指导 99 幢商务楼宇、7 个工业园区和部分小区召开了职代会,楼宇职代会在全部商务楼宇中的建制率达到了 86.1%。年内,蒂森克虏伯电梯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建立起职代会制度,本区世界500 强独资企业职代会建制工作实现了零的突破,对其他非公企业建立民主管理制度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律德大厦举办了“企务公开论坛” ,实现了非公企业企务“十公开” 。加强全区公有制企事业单位职代会的规范化建设,公有制企事业单位职代会建制率保持在 98%以上,“三项刚性制度”的建制率达到 9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