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7)
履行协调劳动关系职责,促进和谐保发展。扩大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覆盖面。至年末,集体合同覆盖企业 3783 家,覆盖职工 6.3 万余人;签订集体协商工资协议的企业 2547 家,覆盖职工 5 万余人。力新仪器 (上海) 有限公司等 4 家单位被评为“上海市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示范单位” 。 关注民生保发展,工会帮扶进一步深化。健全职工援助服务中心组织网络,年内在窗钩创意园设立了首个新经济组织职工援助服务分中心。全力帮助应届毕业的困难职工子女落实就业,与相关部门、街道联合举办各类招聘会 15 场,帮助近 600 名待岗失业职工和大学毕业生落实了就业岗位。建立了静安区总工会大学生职业见习基地。广泛深入开展了帮困送温暖活动,发动 5 万余名职工参与了“一日捐”活动,共计募集资金 344.6 万余元,全部用于基层帮助困难职工。全年区总工会和各级工会共慰问和帮扶救助困难职工近 1.3 万人次,发放帮困金 755 万余元。“金秋助学”活动助、奖学金标准和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职工互助保障计划参保人数突破 13 万。各级工会持续加大对农民工的关心关爱力度,为 30 个工地的医药箱补给药品,组织了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春节期间开展了“平安返乡”活动和各类关爱留守农民工的活动。 妇女儿童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年内,注册成立“上海市静安区两新组织女性领军人物联谊会” 、“静安区家庭文明建设指导中心”等社会组织。积极探讨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与近视的方法和措施,加大妇女儿童发展规划重点难点指标监测。2008 年区妇女儿童发展“十一五”规划所设置的六个领域 87 项指标中 77 项达标,达标率 88.51%。建设静安妇联网站,拓展联系妇女的渠道。全年接待妇女信访和法律咨询1712 件,结案率 100%,充分发挥了区妇女法律援助中心、妇联信访接待、妇联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维权载体作用。促进女性创业、就业,完成择业观教育培训 1212 人次,技能培训 2095 人次,推荐上岗 9328 人次,实现女性就业 5443 人次。 发挥妇联组织在维护社会稳定与建设国际静安、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作用。年内,召开“世博会与静安区妇女工作议事会第七次年会” ,开展“世博人家”弄堂游,举办静安区第十一届家庭教育宣传周和“我爱我家美好生活 DV 大赛”等迎世博主题活动。评选表彰静安区第三届“妇女发展实事奖” 、2006-2008 年度“静安区妇女权益保障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推荐 4 名入选建国以来上海市百位优秀女性,16 家单位创建成为市巾帼文明岗。完成第九届居民区妇代会换届工作,新一届居民区妇代主任进两委 (居委会和党总支) 比例达到 95%。 坚持为妇女儿童办实事。落实为本市户籍的退休和生活困难妇女免费安排妇科病、乳腺病筛查的实事项目,全年检查 8381 人。继续实施“爱心营养早餐” 、“爱心绿色蔬菜”等关爱妇女儿童的实事项目,抓住元旦、春节、母亲节、重阳节及高温季节,走访看望年老和困难重症妇女、学生,共发放慰问金和实物 358075 余元。 人口与计划生育 至年末,全区户籍人口 30.84 万人。常住人口 24.84 万人,其中外来常住人口 3.05 万人。全年出生 1866 人,出生率 6.03译;死亡人口2696 人,死亡率 8.72译;人口自然增长率-2.68译。区域人口密度 4.06万人/平方公里。完成“两个实有”全覆盖管理普查工作。共采集、录入人口信息 402955 条,实有房屋信息 130212 间,清理各类门弄楼牌24677 块,完成全区所有建筑物的定位入库工作,实有人口信息关联率达到 99.9%。 “孕前检测”服务深入推进,人口计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至年末,全区户籍人口计划生育率 99.7%,外来人口计划生育率 88.1%。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计划怀孕的新婚夫妇提供免费孕前检测服务,受到国家人口计生委高度肯定;率先建立封闭住宅区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模式,推广实施率达 100%;率先开展“呵护白领”工程,为商务楼宇白领人士提供生殖保健优质服务;率先为 16 周岁以上伤残、死亡的独生子女困难家庭提供扶助,覆盖率达 100%;率先构建社区人口计生综合服务站“一站一品”格局,为居民提供人性化、便捷化服务。 “四大惠民行动”全面开展,社会效益和社会反响良好。关注新婚夫妇,推动孕前检测服务长效化。共有 665 对夫妇参加了孕前检测,参与率达 66.2%;关注出生婴儿,推动早期教育指导科学化。惠及全区912 户婴幼儿家庭;关注来沪人员,推动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与 3 处流动人口流出地签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双向管理协议书” ;关注区域环境,推动居民生活氛围和谐化。推出以区级指导中心为活动平台的婴幼儿眼牙保健、科学育儿指导、女性生殖健康咨询、避孕节育情况检查等系列活动,共惠及 2833 人次。 年内,完成 《静安区商务人口服务需求及对策研究》, 《静安区独生子女伤残家庭生活现状调研》。整合社区资源,大力推进 0-3 岁科学育儿指导服务;深化“生育关怀行动”内涵,全面铺开“1+3+5”关怀网络。本区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三连冠” 。区人口计生委荣获上海市人口计生先进集体、人口计生系统文明单位称号。 劳动就业 发挥政府在稳定和促进就业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民生保障水平继续提升。全面落实“1+3”就业计划,制定实施稳定和扩大就业的“19 条措施” ,把促进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探索建立“培训+见习+就业”三位一体的促进青年就业工作机制,以培训促进就业,以见习帮助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企业用工预警预报机制,加强失业预警监测,引导企业增强社会责任,努力稳定就业岗位。加大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力度,完善就业援助机制,实现社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安置率100%,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全年新增就业岗位 27065 个,完成年度计划的 141.7%,登记失业人数为 7166 人,控制在 7330 人以内;成功扶持创业 602 家,带动就业 2714 人;外来从业人员参加综合保险人数达到 67637 人,完成目标数的 137.7%。外来农民工培训 3706 人,完成年指标的 112.3%;工资集体协议覆盖 41654 人,完成年指标的122.5%;帮助成功创业 387 人,完成年指标的 129.0%。深挖社区公共服务类岗位的安置潜力,全年共安置“双困”人员 402 人,就业安置率达 100%,帮助零就业家庭 181 人实现就业。 |